时光匆匆,不知不觉2019年已过一半。回首这半年的经历,略有成长。
1、链接过去
第一季度是毕业季,重心是完成毕业论文的收尾工作。送审,答辩,聚会,毕业旅行,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的步骤。走出校园的瞬间,并没有太多的不舍,更多地看到了生命的可延续性,研究生生涯只是一个小片段。
回顾往昔,“焦躁”与“不安”用来总结大学以来的学生生涯最为合适不过。中学以来,一直明确大学将会是未来的去处,加上本身的执行力非常地强,所以即使科目繁多、难度再大,就算考了不及格我也秉承一副“醒来依旧是条好汉”的心态。每天骑着40多分钟的自行车去上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缠着老师做试卷分析以及不断地鼓励自己去提问,单纯地对知识的追求(可能带点功利色彩要考个好高中和好大学),对于环境的艰苦也是“甘之如饴”。
上了大学以后,选了一个不热爱的专业,在不甘和失落中,我从此陷入了“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三大问。不同于高中的课程,大学的课程“临时抱佛脚”,还是能取得理想的分数。大学是一个新的开始,可我没有好好思考究竟自己要在四年后怎样交一幅满意的答卷。若是真的不喜欢本专业,可以在大一结束后转专业或者趁着考研的机会换个专业,可我当时也完全没有一掷千金的勇气,还是继续选择在本专业“苟延残踹”,拿到保研资格尘埃落定后我清醒地感觉到研究生的生涯会过得不大顺畅。
实践证明,女人的第六感还是非常准的。果不其然,研究生三年我在学术上一事无成,发表的小论文能拖就拖,在苟延残喘中写完小论文然后历经三次拒稿,终于在2018年10月底拿到了录用通知。然而当时我秋招手上无offer,“11月30日的预答辩”的消息无疑雪上加霜,可我依旧秉承“拖延症”的良好习惯,在11月中旬签完卖身契后,开始没日没夜地加班搜集数据、跑数据以及写论文,终于在答辩日期前完成任务。如果说大学生涯是操控下的适当随波逐流,研究生的学术生活简直就是拖延症患者的晚期作死,每一步都犹如过山车一样。
2、自我分析
研究生生活的动荡让我练就了一副好的心态,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开始佛系生长,素颜随意穿梭在校园内,“心如止水”。在这段十分自由的佛系时光中,我开始剖析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诚然地面对自己,结合这些年看过的影视以及书籍,在这里写下哲学三大问的思考。
(1)“我从哪里来?”
我们的行为方式其实来源于父母对待自身模式的影响,我对待别人的本质是我是如何被对待的。甚至有时我们都不能觉察到自己所做出的很多选择和行为受到过去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出所有不合理之处,并从根源上进行解决。在梳理了过去所有的信息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觉自己有不合理之处,便会思考为何自己做出这样的行为,找到行为背后的支撑逻辑,对症下药,一通百通。否则仅仅是拘泥于表面的形式,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回到原来错误的轨道上。
(2)“我是谁”?
在弄清“我从哪里来?”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纳”与“允许”。接纳自己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接纳自己所有的特质,并允许做出改变。在《无声的告白》一书中,作者提到“我们终其一生只为摆脱别人的期待,成为真实的自己”,越是对自我特质的反抗,自我陷入怀疑与苦闷的可能性越大。真正的爱自己就是无条件接纳自己,感受真实的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去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3)“我要到哪里去”
诚然,关于未来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愿景。这些愿景与现有状态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就必须对自我现有的状态做出改变,因为相同的模式不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成为更好的自己,不仅需要有清晰的目标,也需要弄清楚实现路径,借用TED《20岁的光阴不再来》演讲者的观点,get some identity capital ,去做一些能够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事情,不要被没有做过的事所限制,生活的选择权在自我手中。
自我改变的途径可以借鉴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中Tal博士介绍了创造“自我实现”积极环境的四个步骤:①更新认知系统;②选择性忽略一些对“自我实现”语言不利的情况;③积极地寻找正面的肯定;④创造新的事实。通过这四个步骤不断循环,更新原来的认知模式,遇见一个更好的自我。
3、未来可期
配图是我喜欢的一部电影,其中女主的性格“温柔又坚定”、“人甜又勇敢”,这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性格,也是我将来想要改变和发展的方向,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