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还是山?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你将要销售的产品是梳子,那么你的目标客户群会是谁呢?我想大多数人一定很难想到会把和尚作为目标客户群。但假若很不幸,你确实要面对这样一个不幸市场,你将如何去应对呢?


01 把梳子卖给和尚
这是一家公司招聘销售的面试题,要求所有的应试者把梳子卖给和尚。面对这样的一道题目,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纷纷放弃。最终,只有三位销售选择留下来试一试。结果,销售A卖掉一把梳子;销售B卖掉10把;销售C则卖掉高达1000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销售A走到一座寺庙前,观察到一名和尚不停的抓自己的脑袋,走上前去,了解到原来这位和尚感到头部非常的痒。于是销售A抓住机会向和尚介绍梳子可以帮助有效止痒,最后卖掉了1把梳子。

销售B则来到一座山巅之上的寺庙里,观察到由于山高风大,每一位香客头发都被吹得一幅凌乱。销售B找到主持说服主持蓬头垢面上香是对佛祖的不敬,建议寺庙提供梳子,方便香客整理发髻,虔诚恭敬地上香。因此,销售B卖掉了10把梳子。

销售C同样对接的是寺庙住持,劝说到:“宝寺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每位来上香拜佛的人都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宝寺应有所回赠,表示感谢与祝福。我这里正好有一批梳子可以作为赠品。主持大师书法行云流水、颇具禅意,可题字“积善梳”于梳子上,赠送给香客。香客可以随身携带,时时心中有佛。这样,宝寺香火一定更加鼎盛。”主持心动,向销售C购买1000把梳子,并邀请销售共同参加第一次赠送启动会,会后还向销售预定了大量不同频次的梳子,以满足日后不同品次香客的需求。销售C最终大获全胜!

A看中的是物品的基础功能,B以物品基础功能为辅助,通过关键人物,以虔诚恭敬的心理为突破点最终取得成绩。C 则跳出物品基本功能局限,考虑到关键人物的特长及寺庙的长远利益相结合,巧用心理战术,最终获得皆大欢喜的共赢局面。

匪夷所思的故事,意料之外的结果。三位销售迎难而上,不惧挑战的精神让人佩服。但有决心、勇气未必一定会迎来喜人的结果,要善于跳出常规思维的束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件事物,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往往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02 一磅铜的价格。

美国政府曾给自由女神像翻新。为了清理被换掉的废料,公开向社会招标,但是几个月过去仍旧没人应标。因为纽约对垃圾的处理非常严格,指标不合格,极有可能被环保组织起诉,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情是出力不讨好的。但一位犹太商人在听闻此消息后立刻从法国赶往纽约,毫不犹豫在标书上签了字。当所有人都等着看笑话时,犹太商人则很快召集了一批工人对所有的废料进行了分类。而且,让工人把废铜融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加工场地做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样子的钥匙扣。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他让别人眼里的一堆废料,变现成了450万美金,把每磅铜的价值卖到了市场价的一万倍。变废为宝,只需转化视角。

在销售C和犹太商人的眼里,他们所看到的梳子或者是废料,还仅仅只是他们原来的样子吗?他们看到的山还是原来那座山吗?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将参禅分为三个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以上三个境界常用来类比人生的三个境界。在我看来,同样可以用来参照个人成长与学习的三个阶段。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照搬和模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识事物从基本性能开始。虽然我们不能像马良一样拥有一把神笔,挥手一画,便惟妙惟肖。但我们可以从临摹开始。了解其一般特性,是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的最佳捷径。学习初期的模仿、跟风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反而是沉淀、积累的必经之路,是敲开成功阶梯的第一步。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演绎
在掌握了一般规律以后,不能仅局限于已经掌握和了解的角度。多问自己还有什么新方法?还能怎么做?怀着好奇心看世界。怀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多尝试,多改变。不一样的精彩会等着你。就像销售C和犹太商人一样,何必给自己的思维设限呢?跳出思维定式,更精彩的世界在等你!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归纳
走的路多了,到底哪些路适合自己?不要只是忙于赶路,适当的时候也应停下脚步,回望来路。一路走来,哪些让自己激动满怀?哪些让自己难过不已。找出适合自己的,阶段性的回顾和复盘。虽然看似前进的脚步停滞了,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无论身处哪个阶段,一份美丽的心情,一颗相信自己的内心,别人可以,我也可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