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起我喜欢评价我“看到的人”?我不知道,只是知道最初我并不是这样。那个时候我看一个电视剧,总会从人物身上学些什么,优点或者外貌特质,或多或少。可是如今的我却总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这应该持续一段时间了,可能最初觉得批判使得我独树一帜,成熟有主见。时间久了,反倒有些讨厌现在的自己:我又以什么样的角色来评价其他人?
最近追《缘起泽尔达》,因为喜欢我又开始不自觉地评价这部剧。从画面到服饰,从剧本到人物。似乎剧中菲茨杰拉德就是一个必须靠泽尔达的庸才,而泽尔达的人物设定又像是一个败家娘们。故事对于泽尔达的才华大都是侧面显示,突然出现。我想了很多类似的评价。但是恍然间我发现:为什么我现在只会用批判思维?这是不是不利于我的成长?毕竟我才二十出头......我看到的人事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我变得不会听取外人的意见。我生长在倡导“做自己”的时代,长大以后发现我的确做到了。可是这种“两耳不闻他人语,一心只是想自己”难道真的不是偏执吗?
我变得自以为是。坐而论道并侃侃而谈。感同身受本就不存在更何况罗生门时时上演,历史也不过是胜利者口中的历史。我,又从何评价?
我变得停滞不前。我讨厌某个明星的炒作,可是ta的确凭借着为众人追捧。我不认同某个人的处世之道,可是ta的确以此走的一帆风顺。而我呐?我除了评价ta时候的口舌之快还收获了什么?我不知道。
那天和朋友逛超市,我指着某对明星夫妻的广告对朋友说“我很讨厌他们两。”
“为什么?”朋友淡淡的问,应该只是顺嘴说出来的。
“太浮夸了,看着现在大众喜欢真性情就全家假装,之前也不见他们这样。”
“明星不都这样?”说这句话朋友倒是很认真。
我没有回复,的确ta们假装也好,浮夸也罢。他们是明星,我对于娱乐至死的批判于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我凭什么评判?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