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多说与少说》:写作中谈不上秘诀的秘诀

《多少与少说》


现在还有很多人在问:我的写作能力不行,写出的文章如流水账一样,有什么写作秘诀吗?

在我看过叶圣陶先生的《多说与少说》这本书后,我可以回答你:写作没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一些,那就说说写作的几点谈不上秘诀的秘诀吧。为什么谈不上秘诀,因为以下方法人人皆知。为什么又称为秘诀呢,因为虽然众人皆知,大多数人却忽略了它们的重要性,就如画龙需要点睛之笔一样,写作也需要使用巧方,才会使写出的文章读来余味悠长。

写作的秘诀一: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想要行文如流水,就要学会阅读。阅读的方式我强调三点:精读、略读和揣摩。

精读。精读意在让人通篇阅读后,掌握其主旨,并且能说出文章写作中的优点与弊病。精读的目的是让整篇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和吸收为自己所用。精读的过程中少不了做读书笔记,这是在为写作打基础。精读的前期还需要略读来做准备,接下来我们说说略读。

略读。略读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阅读前的准备。这一点叶圣陶先生与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合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惊人的相似,看来教育家们对于阅读是高度重视的。叶圣陶先生讲:略读的方式首先看序目。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还提到书名也要看,并且可以从书名中了解到书的分类与主题。

略读的方式其次为掌握读各种书的方式。叶圣陶先生列举了阅读小说或剧本、诗集、古书等不同分类的书籍的阅读方式。掌握各种类型的书籍的读书方式,才能够很快读懂主旨,学习其精髓。

揣摩。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阅读时需要思考,没有思考,就不会区分精读与略读;不能找出文章的主旨;也不会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那么你读书时有没有掌握精读与略读,有没有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呢?

写作的秘诀二:享受生活

写作的方法除了注意文章的整体一致以外,还要注意文体的形式、描写与修辞的手法到位而不做作。除此之外,常常被人忽略的一点是,写作来源于生活,写的文最好是真情实感,这才是好文章。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离不开生活,如果生活过的丰富多彩,那么生活就是源头,写文如泉水,有富裕的源头做后盾,还怕没有奔流不息的泉水吗?

《多说与少说》这本书中有篇文章为《重读鲁迅先生的〔作文秘诀〕》,这篇文章中就讲到,鲁迅先生所谓的秘诀也是作文之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其中的“有真意”,最为重要,它来自于平常时候的积蓄,也就是生活。

生活原本不为写文,如果还能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实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莫不是极好的。

写作的秘诀三:想象力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字修养,也可以反照出写作能力的强弱,所以我们要很好的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

培养文学鉴赏少不了认真阅读。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成长起来。

驱遣我们的想象有助于培养文学鉴赏,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一点独到的观点。这里的驱遣想象,可以理解为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那么,接下来就好理解了。

比如文中叶圣陶先生拿王维的一首诗句作解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通过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将这一句描绘为一副画面,画面的主体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荒凉的大漠中,炊烟直直飘向天空,没有一丝一缕的风来吹乱它的心智。蜿蜒绵长的黄河之上,一片通红,原来是那圆圆的落日还在留恋白日。天地之间,唯有这四中事物,可见这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

如果不能很好的展开想象力,那么,我们就无法直观的感觉到作者的感受,同样无法深刻的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所以我们要很好的学习这一点: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方法教给你了,你要自己先去尝试理解、学习、实践,如有什么不懂的再来翻书本,或者请教师长。这也是叶圣陶先生从始至终的教学思想。

《多说与少说》

叶圣陶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21评论 9 209
  • 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古有先人前辈给我们留下了琅琅上口的唐诗宋词,包罗万象的小说……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满腹经纶、...
    辣妈赵十八阅读 765评论 0 5
  • 唉。成绩波动太大。怎么办?嗯,不要纠结于客官原因,说白还是我自己基础不够牢固,接下来的日子我要更加努力联系速写了,...
    青腻阅读 453评论 0 0
  • 现在集成RN的越来越多,但是直接使用RN来搭建整个项目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还是想在项目中的部分模块集成RN,比如首...
    天蚕阅读 3,831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