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境内长城及烽火台等遗址考察记
烽火台前草木深,狼烟不与客同临。
长延万里通山海,遥立千年过羽禽。
汉士北望多有叹,天骄南下屡来侵。
西风不管兴亡事,自拂关城任古今。
2019年7月,对于我们师生来说,意味着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我听说过这么一句:人一辈子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往的假期我大多时候都窝在家里,今年暑假何不出去走一遭呢?但媳妇病还没有全愈,又不能远去,所以一直想考察高台境内的长城和烽火台的梦想就成了我的选项了。同事李红星老师听了我的计划,也想加入。就这样,加上李红星的女儿李娜,同事郑玉玲大姐,我的侄儿及两个孙子辈等,我们八个人的民间长城及烽火台遗址考察团队就诞生了。
高台境内的长城及烽火台遗址大多分布于高台县内北部,呈东南至西北走向,资料记载全长有165.8千米,集中在合黎山南侧、黑河北岸台地区域。李红星老师的提议我们先从高台境内的最东段合黎镇五一村段开始考察,我们就都同意了。我们考察发现五一村北部长城现在仅剩余900多米了,由黄土夯筑,东北侧加帮,土质中还夹有细碎青石块、木楔,夯层厚0.18~0.24米,西南面墙体厚,东北侧墙体薄。整体墙体底宽2~5米,顶宽0.1~2米,高0.5~4米。顶部部分还筑有女墙。在五一村北部长城沿线我们发现了烽火台一座。这座烽火台没有国家命名,我们考察组就暂且把它记做了无名一号墩烽火台。无名一号墩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顶宽3~5米,底宽7~9米,高10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5~0.18米,四面用土坯包砌,包砌层厚1~3.5米,顶部加高2米,土坯规格40×30×10厘米,无人为破坏痕迹。
站在无名一号墩烽火台附近的山上,隐隐约约就可以看到西北方向还有一座烽火台呢。我们从无名一号墩烽火台的山梁上慢慢下来,开始向这一座烽火台挺进。这座烽火台在五二村正北方向,应该是本次考察中我们爬过的最高最险的烽火台了。这座烽火台也没有国家命名,我们就暂且把它记做了无名二号墩烽火台。无名二号墩烽火台比无名一号烽火台大很多,由于四周地势险要,所以不存在人为破坏的痕迹。无名二号墩烽火台号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顶宽5~7米,底宽9~10米,高12米左右。黄土夯筑,夯层厚0.15~0.18米,四面及顶部用土坯包砌,包砌层厚1~3.5米,顶部加高2米,土坯规格40×30×10厘米。里面还有椽子,从分布的位置看,应该是包砌土坯时遗留的架子,也可能是加强烽火台强度的,作用类似于现代水泥建筑里面的钢筋。
我们又向西南方向大约走了四公里,到达了今天要考察的第三座烽火台——夹山塘墩烽火台。夹山塘墩烽火台位于合黎镇五四村五社西面,这座烽火台比一般的烽火台高大的多,在5公里外遥望就能看到,它是有国家命名的。夹山塘墩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顶宽4~6米,底宽8~10米,高10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5~0.18米,四面及顶部用土坯包砌,包砌层厚1~3.5米,顶部加高2米,土坯规格40×30×10厘米。敌台顶部有积薪,南侧山坡顶部有5座燧体(相关资料说有9座,我们只看到了5座)。
夹山塘墩附近地势开阔,从遗留的残片可以推断出这里以前可能是烽火台驻军所在地。由于此处的夹山起伏延绵,地势险要,车马无法上山,所以夹山塘墩附近的长城保留的是很完整的。此处遗存的长城遗址大约有3000多米长,县政府相关部门已在长城两侧用铁丝网对此段长城做了保护。在夹山塘墩附近的山上远望,黄土夯筑而成的城关,坚固雄伟,横穿过戈壁,孤零零地矗立着,我领略到了古人笔下大漠古城的苍凉景致。有兴趣的朋友建议浏览此段长城,很有北京八达岭长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