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欣赏课教学“生本生活生成六环节模式”——以赵丽《中国民间美术》为例
美术学科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活力四射的,是一种动态、多样的课堂。美术课堂具有生成性,师生共同在课堂品味作品之美、体味民族文化和创作者的美的精髓。课堂教师或激情昂扬、声情并茂,或沉敛深思、入情入境,在这样的课堂无时无刻不在与深厚的文化交流、与艺术大家交流,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机的。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探究操作,沿着文化和大师成长之路也在成长着。艺术来源生活,生活凝练着艺术,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深入理解文化的精髓,深刻理解艺术家的精神,这就是美术教师的核心所在。
基本概念
美术六环节模式是以“生本”为前提,构筑浸润民主、平等、激励、交流环境的人文课堂,倡导教师转换思路和观念,聆听学生声音,在课程设计上创设课堂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启发、引导、点拨,营造一种灵动、韵动、心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孩子能够拓宽思维和眼界,迸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美术课堂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主角”是学生,他们在互动和体验中实现成长的蜕变,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的素质,从而有效或高效达成核心素养目标。
美术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系的学科,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之美。在美术课堂中,老师充分总结教学经验,促进美术来源生生活、再回归生活。教师重视教学方法,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简单明确,具体可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使美术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美术从不是死板一副画、一个制作,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美术教学从来不是我们应该做的。“生活化”教学的美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将生活中的美感进行凝练成理论,使理论知识回归生活,能够让学生实际运用。
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理论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本节课的学习属于“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2.美术学科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学科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美术学科标准要求
美术课标中对学科理念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生活和注重创新精神,这些都是对生本、生活和生成的表述。
基本环节
九年级美术“生本生活生成六环节模式”包括:(1)情景导入,确定目标;(2)明确定义,固知纠偏;(3)小组合作,强化学习;(4)互帮互学,展示成果;(5)总结共性,系统构建;(6)拓展延伸,探究认同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确定目标。
创设情境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疑问,产生探究动机,以此确立学习目标。引出学习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要在研究课标、教材、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正确、恰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陈述要清楚、简洁、易懂。
赵丽老师的这一节课的导入环节很震撼,很具有鼓动性。她首先用视频展示中国传统庙会的场景,展示红红火火的春节场面,一下子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展示剪纸、皮影、拨浪鼓、门神等物品,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明确定义,固知纠偏。
对于民间美术的概念界定是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首先教师展示出一部分图片,请同学选出哪些属于民间美术?这样可以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本节概念的前知情况,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
接着师生共同分析出民间美术的概念,“广大农村劳动人民创作的用以表达审美理想、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这个概念和民间艺术的分类方面学生是容易出现问题,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巩固知识,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理解。
(3)小组合作,强化学习。
下面的环节就是分组活动,赵丽老师设计了任务单,按照班级小组分工,设计了剪纸组、年画组、玩具组、民间陶瓷组、印染组、刺绣组,给予的任务是通过自主学习课本、根据生活经验和日常的观察,对每一类民间艺术的色彩、造型、材料、寓意等方面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为使学生的探究更加具体和可操作性,教师给相关的组别老师提供剪纸、陶瓷、布艺玩具、刺绣品等,让学生进行探究。
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这样的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和加深学生的思维。
(4)互帮互学,展示成果。
检查学生活动效果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展示,这样能够更充分地暴露学生在活动的效果和活动中的疑难问题,为交流互动提供素材。
例如剪纸组,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穿插对的知识进行了回顾与检测,提高了活动的效果,适合初三的学习。特别是对剪纸的表现形式、剪纸从色彩上分类、单色剪纸彩色剪纸的表现方法等进行了复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每一个类别的民间美术的的展示与点拨,教师采取的方式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陶瓷采取了连线的方式,印染采取寓意讲解的方式,年画提供门神的知识分享等。
(5)总结共性,系统构建。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把这所有的民间美术进行归纳总结,从色彩、造型、材料、寓意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提升能力和形成结论的能力,通过梳理,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和体系。
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学生黑板上贴贴的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本节内容。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很好地起到总结做到,提高思维的深度。
(6)拓展延伸,探究认同。
拓展探究是这样设计的:“民间美术有很多封建迷信的内容,不值得我们学习。” “断层和失根的文化使我们游荡的灵魂难以找到精神的家园”针对上面两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为及时有效地反馈和强化学习效果,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适应九年级需要参加中考的现实,解决课堂轰轰烈烈、课后忘掉的问题,九年级美术学科也需要增加课堂的一些小检测。
教师选择的训练题典型性,特别是“链接中考”,通过练习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层次性,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体会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并采取当堂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或三者结合,教师点评时要注意总结、拓展、提升。
最后教师以纵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孕育五十六个古老民族,织就出一幅幅多彩的华夏风貌:漂亮的剪纸、美丽的蜡染、精美的雕、吉祥的年画………,人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了多彩的民间美术。让我们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反思总结
九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课堂上我们要力求实效,力求精细,力求严谨。一节好的美术课就像美术创作一样,要有创新,要有激情,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曲师附校牟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环节紧扣,师生互动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气氖融洽和谐,教学效果很好。尤其是牟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非常值得我去学习。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运用教学语言这一有力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与教学过程和谐。避免贫乏、呆板、干瘪、枯燥的无色语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探索和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一节成功的课,教师除了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论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也就是说要出精品课,必须备好课。努力钻研教材,反复推敲,深入到每一个教学细节。
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采用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提,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科的综合性。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法,可以打破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组组大比拼,提出问题,小组成员讨论后回答。其它组也可发表不同意见观点,哪组回答更具体,意见不同可在课堂提出。这样学生不仅注意力得到了集中,而且更容易使他们发现差异,发现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回答较好,较具体的小组教师予以表扬。这样不仅每位学生都能动脑思考,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不愿回答到相互讨论到抢着答,从而使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加理性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探索,完善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