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34

正念与有意识的暂停

聆听,是我们在生活、工作里,与外界的人、事、物,发生关联的重要方式。

一个完整的聆听,一定要有一颗完整的心。

古代先贤有这样一句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就是所谓的“心不在焉”。意思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没有在这里。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经常人在这里,心却不在这里?

因为我们脑袋里装满了东西,大脑被各种有用的、没用的事情所占据着,比如工作的事情、家里的事情、刚看过的热搜新闻、娱乐报道,谁在朋友圈给我点了赞,别人是如何评论我的……各种有用的、没用的,关于过去的,未来的念头,都会莫名其妙的装进了大脑里。

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而我们的工作大部分也都是脑力劳动。经常地一个工作状态就是,一整天盯着电脑,身体坐在那里很少活动,虽然我们身体没有活动,但是大脑却一刻没有停歇,非常忙碌,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占据着,这让我们的大脑很疲惫,也就是我们经常爱说的“心累”。

这里有一个常识,我们的大脑的重量仅仅占了体重的2%-3%,但是大脑的耗氧量却占了整个身体的20%多。大脑是一个非常消耗能量的身体器官,长期下去,大脑就会塞得满满的,变得很疲惫。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及时清理它,让它得到休息、放松的话,就会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甚至诱发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带来情绪堵塞等心理问题。

这就像一台电脑,装载的东西太多了,电脑就会卡顿,运行速度就会受影响。我们的大脑,我们的身心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学会及时地充电,并做定期清理,把垃圾清理掉,甚至升级我们的系统,安装防火墙,拒绝垃圾进入我们大脑。

怎么做呢?如果是身体上的疲劳,还好解决,睡个大觉、泡个热水澡、做个按摩就能够让身体放松,可是,大脑的疲劳如何放松呢?如何让大脑里的垃圾清理出来

那什么是正念冥想呢?所谓正念冥想,并不是告诉你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念,或正能量,或者让你去想些什么,而就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开放体验当下,积极感知当下,不断地从混乱的大脑中抽离,回归当下、整理身心的一种方法。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艺术,也有人认为正念是让大脑获得休息最好的一种方法。

“有意识暂停”:

放下你手中的工作,稍作暂停,有意识做一两次深呼吸,把你的心带回到当下

注意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此刻,你的身体又有什么样真实的感受……

当我们的心到达生命的现场,眼前的一些人、事、物,会突然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比如眼前的电脑屏幕,桌上的杯子,几份文件,正在忙碌的同事,耳边你会听到人们交谈的声音,打印机工作的声音,或者窗户外面的声音,甚至你可以闻到周围空气中的一种气味……那些原本可能很熟悉的一些东西,此刻,仿佛变得生动而有趣了。

这就是一种心在当下的感觉,一刹那间地,当大脑不再被塞满的时候,心好像空了下来、松了下来、闲了下来,安定了下来。

有意识暂停,让心到达当下的方法,我简单总结为五个字:停、看、听、感、行。

停:深呼吸,有意识地从忙碌中暂停。

看:看看你的眼前有什么事物。

听:听听你的耳边有什么声音。

感:体会你的身体有什么感受。

行:行动起来,用心做好眼前的事。

分享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叫

《你很美》

你以为你是在门上的锁,

可你却是打开门的钥匙。

糟糕的是你想成为别人,

你看不到自己的脸,自己的面容,

但没有别人的容颜比你更美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