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了这个词,联想到自己的手机浏览记录,果然再次验证了——又一个“作茧自缚”的人生事件。
因为你总是关注某些方面,刷那些资讯,因而大数据算法就不停歇地给予你那些量,相当于是你自己打开了某个闸门,导致了“洪水泛滥”,只要打开浏览器,相关的信息蜂拥而至,久而久之就像将自己关在了认知的小屋里,再也看不到小屋以外的世界了。除非你改变关注,或者停止浏览,否则很难打破这个茧。
我们曾经是一个没有认知概念的人,后来总是有人询问你的观点爱好之类,并且自己也渐渐流露出了某些偏爱和侧重,甚至在某些方面异于常人,因此思维变得固化了。心里会有暗示,哦,原来那些才是我该去关注的地方,是我可以胜任的地方,我就应该停留在那里而不是再去寻找其他可能。
与此相反的体验是在不擅长的领域遭遇过窘迫的经历,无法愉悦的感觉,于是,开始给自己划定边界,建造舒适小屋,并且不打算再离开小屋半步。
不仅仅是大人,就连小孩子也是这样,非常习惯的给自己贴标签,划定舒适区的边界,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的承认自己的短板,可是对于某些擅长的领域又总是找借口摆脱一定要表现优秀的压力,这样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力达到了想象不到的峰值——非常之大,可以让一个人重生或者毁灭。
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都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比如父母之言,朋友之语,这些都是人生牢不可破的桎梏。当然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摆脱,但也从一开始的勉为其难到后来的渐入佳境,这个过程也有自己调整心态的作用,但最终能够与他人对自己的期望相融合,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自我认知被局限住了,眼前的世界变得狭小而且目之所及皆是熟悉之境,相当于自己手动屏蔽了除此之外的一切。
除此之外的“此”——就是自己一开始的选择,所谓的爱好和关注,或许是看重父母之言,行走孝道之路;或许是受朋友之路影响,踏上好走的大路;或许是看重自我感受,奔向未知的道路……总之,世界之大而你的选择只能有一个起点,这才开始漫长的作茧自缚。
直到某天,物质的量基本饱和,再也没有办法成长了,但对空虚的应对是无法停止的,只要没有死亡就必须应对活着的空虚,要么不停地忙碌,求取小世界里的顶级的物质的量,要么改求精神上的满足,然而在同一个平行世界里,不仅仅物质的量类似,就连精神的量也类似,这时候才可能考虑垂直打破,寻找初心或者打破人生的茧,就成为必然了。
我们人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并不是出身,也不是拥有的东西,而是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如何把自己恰到好处地放在世界里。
但是,人生而不平等,阶层在代代传递,这是我们看到的现实,这也是人作为高级动物的生存哲学在起作用,父代都会给予子代最大可能的保护和扶持,只不过在庞大的人类社会体系里这种表现就变得更为直接,继承、接班或连襟等,唯一可供跳跃的方式也有人在前后堵截,就是为了最大可能的享有特权,不仅仅是吃住的方面,求学和工作,还有之后的一系列特权都在生活中一一体现。
这些都是令人反感的人类社会的弊病,但是它们又是这个社会运转的基础,因为没有别的的运转方式来代替,在向前走的时候,一步一步都在抢滩。很像抢座位,你无法等待所有人都遵循先来后到的秩序后,才将自己按次序嵌入队伍再上车,只能像他们一样抢到或者抢不到,无法埋怨。
再回到信息茧房这个词,智能手机看起来不错,每个人一开始都手忙脚乱才掌握了它,可是很快就被它牢牢掌握住了。海量信息难辨真假,咫尺天涯真假难辨,刷刷的偷走了时间和生命,也改变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甚至摧毁了很多人的梦想,人性的善恶都被无限放大,将每个人当作了大数据的终端,向你输送你以为的一切,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一切。
这是很可怕的,被信息绑架,被信息蚕食,人人既是发信息者,又是被发信息者,交错缠绕,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茧,只要不能站在茧外,那一定就被网在茧里,互相消耗直至死亡。
所以,要想方设法站在茧外,至少努力给自己多打开一扇窗,比如少上网,多看书,比如少浏览资讯,多跟人聊天,诸如此类,保持一些可以让自己成长的爱好,不断修炼自己。
不是结网不好,是结茧不好。不是网络的错,是人性的弱点难以克服。
不是我们不够清醒,而是面前的世界纷纭万千。不是世界不应该日新月异,是我们不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