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毕淑敏谈及自身的读书体验,四次读《海的女儿》,每一次的感悟都不尽相同。一个人随着经验及阅历的愈发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变得更为深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第一次认识这句话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对这句话的理解很简单,“善”指的是好事,“恶”指的是坏事。不要以为好事微不足道就不去做,也不要以为坏事影响不大就姑且犯之。平平无奇,很好理解。
而今距离而立之年还有两年,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刘备去世前写给他儿子刘禅遗诏中的一句话,可见其分量之重。这句话更早的源头出自《淮南子》: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的这句话道明刘备所言的内涵。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善”的内涵,不是我们所浅显理解为的好事。一件事的好坏视乎人的立场,有些时候,看上去是好的事情结果却演变为坏事。古人关于“善”的论述有很多,比如“止于至善”、“上善若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等。依个人拙见,所谓善,就是指合道。合乎天道、合乎人道,即为善。合道就是合乎规律、合乎大道、顺势而为。
“小善积而为大善,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其实就是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商业领域所说的长期主义。什么是智慧?有人说,智慧就是与人性相反。人类天性追求快感、渴望速成、依赖即时反馈。量变导致质变、长期主义是少有人走的路。日漫《一拳超人》中反派问主角琦玉强大的秘诀,琦玉回答说,俯卧撑100下、仰卧起坐100下、深蹲100下,还有10公里长跑,每天都在坚持,坚持了三年。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相信。能不能坚持尚且不论,无法相信足以把人挡在窄门之外。因为小善太简单了,所以不相信,也就不为了。
反观我们的工作生活,让小善成为人生习惯,细水长流,久久为功,相信我们终将活出我们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