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很多事情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仔细一想已经是一年前发生。
这一年,我写了20多万字。
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从未想象自己能记录下这么多的文字。可浏览一遍下来,这个数字真的就是每天的积累。我坚持日更288天后放弃。主要是自己觉得无话可写,与其无病呻吟倒不如放自己一马,就这样放弃日更。已近年底,倒是可以检视自己的年初计划,原本计划读20本书,这个任务早已完成,可能读了30多本。影评书评都不够数,大约难以完成。
这一年,我失去父亲。
一般来说,度过失去亲人的悲伤要依次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不少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发现自己常常会产生去追寻逝去亲人的欲望,常常想到要去什么地方寻找失去的亲人;有些人总有一种感觉,亲人出差去了,或是到远处求学去了,从心理上和感情上都不肯承认亲人已死亡的事实;还有的不肯承认失去亲人的不可逆转性,仍希望死者会回来,等等。这些情绪将使失去亲人者在悲伤过程的第一关就停滞了。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需要时间,因为它不仅是理性上的感受,更是情感上的感受。失去亲人后,在理智上比较容易承认这个现实,但却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在情感上完全接受。
第二阶段,是经历悲伤的痛苦。这痛苦不仅是情绪上的,也包含生理和行为上的痛苦。完全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试图用某种方法逃避痛苦,比如只想逝去者不好的一面,以免除不舒服的感觉;有的把自己深深地投入到工作中,使自己没有时间去痛苦;也有人借饮酒、吃药或者到处旅行来逃避悲伤的情绪。
事实上悲伤是无法避免的,逃避比正视的危害更大。医学实践证明,那些试图逃避悲伤的人迟早会崩溃,最常见的是患忧郁症,也有一些会患更严重的精神疾病。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正视现实,以免一生都背负这种痛苦。
第三阶段,是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从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健康是极不利的。
父亲走得突然,从发烧到离世不到一周。我少时读书离家,到父亲去世的去年,整25年。这么些年,我陪伴父母的时候极少,读书时的寒暑假,初上班时尚可每周回家,到后来结婚生子后,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今年回家的次数相对多了几次,每次推开院门前行,总觉得父亲还倚在炕上。
时间欲久,欲加思念父亲。八月从开罗飞北京,飞机快降落的凌晨,我梦见父亲,内容不甚明了,我抽泣着醒来,我亲爱的爸爸,我再也没有爸爸。
暑假,陪妈妈江西一游。妈妈喜欢四处转悠,可是父亲生病十多年,妈妈只去过海南一次。父亲走后,妈妈颇为孤单,只能抽空陪妈妈出门散散心。以后争取每年出门一趟。
这一年,先生升职。
先生干了11年的副职,在他们单位也是空前的记录。今年终于升为正职,去四川筠连县修筑高速公路。3月5日奔赴宜宾,到今天九个月时间,只是6月长宁地震前回家一次。先生很辛苦,我也很辛苦。但愿我们的付出有好的回报。
这一年,记录文字让我很平静,在文字的流淌中,我的愤慨都付诸笔端,内心变得平静祥和。在我酙字酌句中,我的忧虑,不甘,不舍,我的痛苦都在记录中弱化,直至消散无踪。文字有疗愈,我深信。
不忘初心,用写字记录我的成长,用文字温暖人生。但愿下个周年,我的文字被更多的人认可,我的理念温暖更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