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连堂两节要教研听课,我告诉自己安心听吧,应该没事的,要慢慢学着放手,毕竟我的娃娃们较两个多月前初入学时进步太多,长大不少,不会有什么事的。
课间,跟老师们探讨正欢,我的心咚咚直跳,还是下去看看吧,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踏着上课铃声,我下到了二楼,看到小A同学坐在教室旁的台阶上哭,可伤心了。我连忙弯下身子,问小A:“孩子,你怎么哭了?”小A哭着说:“小B打我!”说完哭得更伤心委屈了。看到我下来了,小B连忙走过来要解释什么,我对他说:“你先去安慰一下他,可以吗?我马上过来。”然后就让体育老师先带孩子们上课,这两个孩子交给我就可以了。
“小A,请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可以告诉我吗?”
“小B他打我。”
小B在一旁迫不及待地想表达一下自己,说明一下情况。但我对他说:“我们让他先说好吗?”小B点点头,看得出他已经很努力地在等待、忍耐。
“ 打你??!!为什么呢?”
“他收了我的跳绳,还这样推我这里。”边哭边说边比划给我看。
“好的,我知道了,你先调整一下情绪,我问问小B。”然后看向小B,“现在你说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小B有种终于给他机会说话的感觉,连忙说:“他在走廊这里跳绳,这里是不可以跳绳的,大家排队了,他还在跳,我就告诉他别再跳了。”
小A抢着说:“你这样拿了我的跳绳,我不喜欢,你还推我。”
小B:“是你先推我的。”
“好了,你俩可以先停一停,听我说吗?看我说的对不对?”
我听到这里,已经大致知道怎么回事了,开始平静地对事件进行还原——
“小A,你有在这里跳绳,对吗?”小A轻轻地点点头,他的眼神不再满是委屈。“然后小B过来收了你的跳绳,对吗?”小A说:“对!我不喜欢这样。”我又问:“小B,请问你收他跳绳前有没有先用语言提醒他不要跳了。”小B忙坚定地说:“我有,我告诉他,不要跳了,要排队了。”
这时的小A不再抢话。
“小A,他是有提醒你的,对吗?”这时小A轻轻地点了点头。
“小A,老师有没有讲过这里不适合跳绳,同学们来来往往很容易打到别人。如果小B没有用语言提醒你,就直接去阻止你跳,收你的跳绳,我会批评他的,这样是不合适的。但他有提醒你,你没有停下来,他才想要去收你的跳绳,他只是想要去阻止,这时你就用手推了他,你只是不想他拿你的跳绳,我说的都对吗?”
两个小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一上一下,这时我看着小A认真地说:“那么,也就是说,小B没有打你,只是推了你,而且也是有前面的原因的,你一开始只跟我简单地说‘小B打了你’,这样合适吗?”
这时的小A已没有那么大的委屈,只是有点小倔强地说:“可我就是不喜欢他拿我跳绳。”我说:“嗯,孙老师理解,你不喜欢,那你可不可以下次不要在这里跳绳?”“嗯。”“可不可以当别人提醒你时,你虚心接受,及时停下来。”倔强的小A不再说话,“那你们先去上体育课吧,可以尽情地跳绳了。”
没成想这小家伙说:“我不要去上体育课。”这小A的倔脾气我是知道的,已经比刚开学时进步太多了,“好吧,那小B你先去吧,记住,要用语言多提醒同学,学会用语言沟通。”
只剩下我俩了,我说:“你为什么不想去上体育课?”
“我不开心。”
“你不开心我理解,但不能因为不开心就不去上课了?”
“我就不要去,我就是管理不好我的情绪。”
唉,这小家伙语言表达能力可好了,“没有啊,我觉得你进步特别大,情绪管理比之前好多了呢!我真心地给你点个赞。”然后伸出大拇指按在他脑门上。
小家伙可爱地眨着眼睛看着我,“现在只有两个方案——要不你跟我去听课?那里全校语文老师都在,可能会问你为什么会跟我来?要么你就去上体育课,有什么不开心的,可以等我回来再跟我说说。”
看他不再坚持说不去上课,我连忙故作担心地说:“你看,已经上课快10分钟了,我再不去听课,我要被批评的哦,你希望孙老师被批评吗?”小家伙摇摇头说:“好吧,那你去听课吧,我去上课啦。”那可爱的小大人语气,关切地眼神,我差点笑场,说了声:“那来抱抱去上课吧。”孩子抱着我,我给他抹去泪痕,就一上一下,各自忙碌了。
虽然今天耽误了听课十分钟,但我和孩子的心又近了一点,心里特别开心。
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对,就是这样——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事情,不能在他有情绪的时候,只听一方之言或片面之词,就盲目下结论;要平和地、公正的,不急不躁地站在中间立场,了解事情的全部,也是真相;最后,用共情的方式,让他知道你理解他,待缓解了情绪,放松了心情,一切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谢谢老前辈曾教导我的这句话,真的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