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春天,武汉归来时得到一本很好的散文集——《梦比春深》。零零碎碎地阅读着,很有味道,于是就常伴左右,时常翻阅。
夜深人静,倦意还不足以完全睡去时,不适合读《纯粹理性批判》之类费脑伤神的书,也不敢翻开《独坐》这样的诗集,于是最佳读物便是这本集子了。
《梦比春深》里,跟随笔的触角感悟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一起说走就走,到大理寻蝶,到内蒙访青冢,再回故土老枞阳……又或细细品味家常小炒,吃货如我,也不免看得肚子与口水同时发作。当然最让我手不释卷,并经常拿起来读的还是那个关于茶的篇章,爱茶如命近乎成病的我,白茶如水、普洱浓醇,美不可言……然而集子中没有对茶味浓烈的黄山毛峰、岳西翠兰等着墨,似乎女生是不大喜欢这类茶吧。
集子涵盖多种文学体裁,我最钟爱她的散文。散文之美,美在让人共鸣之余,会想起自己的往事点滴,情景纵有不同,蕴含心境却相似。《茶味见真》尽管只有四篇,可是每次看的却是最多的。偶尔也会想起,读书时向同学们“讨茶”,每逢生日就爱茶叶作为礼物的经历……已然记不清自打中学时代到大学,有多少回请同学们带点家乡的茶给自己。而今想来,这些都已变成满满的回忆,透着幸福的味道。
学生时代,注定是用来怀念的。特别是大学,一张录取通知书将天南海北的学子聚集在象牙塔内;转眼毕业之季,即便同宿舍4个人,也是很难重聚在一起的。因此,每到年前忙碌的季节,总会有同学在网络上、短信里提出聚会的建议,然而却又总不能成真。越难越显得珍贵无比。
集子当中对于生活点滴,都在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使得我开始觉察,进而觉醒,原来文字要想打动人,是需要力量的,而这需要下苦功夫,不是无病呻吟,亦或者冥思苦想。
近来雨水较多,难免让人产生还是冬天的错觉。难得天气放晴,时近清明,行走在山林之间,阳光透过葱绿的松树和枯落发青的栗树,打在我们脸上,舒服而惬意。看到落到地上的枫叶,居然是淡紫色的,以往印象中、文字里,枫叶要么黄色如杏,要么红色如血,才发现,生活当中的刻板印象真是要不得,古语云,熟知未必是真知,诚不欺也。
不得不佩服我们古人的智慧,惊蛰是一定会打雷的,清明当天果然雨纷纷。
不觉夜深了,正好翻到“一个人走走”。真的感谢这样的句子,“愿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放着恬美的白光”。一如听到这样的歌词,“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总是和自己喜欢的人道一声“晚安,好梦”,因为梦比春深。
附注: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胡冰所著的《梦比春深》内容涵盖:梦比春深、点点飞红、菜蔬小语、茶味见真、小说四题、怀念一朵光芒等六个部分。《梦比春深》文字平淡干净、用女性的细腻,体验着这些寻常生活中的并不寻常,读来细如流水,甚至不见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