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行动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拥有了痛苦,克服了恐惧,你还需要一个能力——执行力。为此,我在这里分享一个定律:鲁莽定律(注:这里的鲁莽是指不前瞻后顾)
鲁莽定律,是我在28岁的写照她说: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
因为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让你后悔。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而这条鲁莽定律,贯穿了我的的一生。
2002年,我无意中遇到同学,了解到了去广州进货渠道,就开始有开精品服装店的打算了。那还是一个“不做公务员就做生意人”的时代。在一个野蛮生长的行业里,必然会冲出一些“莽撞”的年轻人野蛮生长,我成为了其一。
当时武汉江汉路的民众乐园是高端女装个性精品的象征,沙龙。每天的顾客络绎不绝。
某个周末,我第一次尝试到了陈列销售的重要性,当时的广州是《如何做个性》的摇篮,我觉得“个性”这个词高大上,是国际设计师才做的事,她们用的词都是“理念”,那一天我是第一次尝试用色彩,造型做销售!
莽撞是好的,我虽然是个新手,但做着做着很兴奋就说了一句:为什么跟我在广州的看到的不一样呢?
我不知道,原来这就是脱不花式做派,莽撞定律,先干起来,然后再一步一步逼近成功。
我不知道如何按照标准模式改进,就是凭着感觉,一点一点改动,从橱窗白纱换成竹帘,用各样夹子,说故事的小美眉🧍♀️,
整整一个晚上,琢磨着怎么做,
最后的结果的呢?抱歉,不伦不类!鲁莽定律的精髓是可以不成功,但要尽快验证。
不过没事,罗胖2018年跨年演讲时说了:所有的事到最后都是好事,如果不是,说明还没到最后。我的那个失败的尝试给我带来两个后续好运:
第一,没有太过专业,但因为那个改进,我每次到新货,店铺可以占满了老客户,等待试衣间试衣服.....
第二,你可以成套给客户去搭配,销售。
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不开始干,你脑子里都是在论证“要不要干”,而你一旦开干后,你就开始了“怎么干好”的论证,同时你多干一步就逼近了成功一步,因为问题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解决的,空想不解决任何问题。
2.始终铭记“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会做什么”
其实,鲁莽定律的背后,隐藏着一条高手思维: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会做什么。1995年,马云去美国。第一次看到互联网,他摸到计算机时都不敢用力打键盘,生怕给人家搞坏了。马云感觉这个“网”太神奇了,输入关键词,就能连接一切。于是,他在美国的网上搜“中国啤酒”,结果一无所获。这样的结果让马云很失望,他决定回国创办一家公司,把互联网带到中国,把中国带向世界,而那时中国还根本没有在线业务。1999年,阿里在马云的家里成立,虽然只有18个人,但他们想做的事情很大:用互联网技术改变落后的商业行为。我每次看这些高手做事的方式,就很佩服,因为他们的思维总是跟常人不太一样。
普通人在规划自己要做什么时,之所以老是纠结、不去行动,是因为他们总是上下打量自己一番:我会这个,不会那个。所以对于一些虽然做了牛逼但很难的事,我们总是想想而已,并没有准备去做,因为我们觉得“我不懂啊,我不会啊”。
牛人在规划自己要做什么时,不太会局限在心里想“现在会什么懂什么”上,他们更多的是思考:我要不要做这个。
只要回答为“是”,他们便着手去做,不懂不会没关系,我可以一步一步去解决。
欲望,给你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动力;恐惧,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之一,决定了你的边界到底有多大;而鲁莽,是实现想法的有效手段。
最后,我把梁宁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当你不再痛苦的时候,也许你超越了,也许你就此平庸了。对于拥有巨大痛苦的人,欢愉是短暂与廉价的,因为真正驱动你变强的,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