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沈超超得赶回去加班,所以有兴参加了1200bookshop的朗读日活动!感谢超锅今天的加班,不然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这个憧憬很久却一次都未曾来过的深夜书店了!
找到中信后街店的时候,活动还没开始,工作人员在那里准备着桌椅和投影仪,因为没有提前报名不敢坐在看起来很舒服的沙发椅上,随便拉了一张黑胶凳就静等活动开始了。
15点整,活动准时开始,第一位朗读者是1200的图书总监-----方老师,操着一口流利的粤式普通话(别问我粤式普通话是什么鬼!!就是完全听不懂的普通话。)介绍了他推荐这本书的感想,格调很高的一本哲学书,我努力看了数十遍他节选的片段,最终阅读失败。他说,现在不再喜欢看那种迎合自己口味的书了,更喜欢可以认识这个世界的东西。想起自己带过来的那本皮囊,可不就是迎合自己口味的。果然是不在同一个段位
第二位朗读者,1200的文案女神。她说,让人心动的书有两种,一种是不同阶段会遇到的不同的让自己心动的那本书;一种是常读常新,一直深远影响自己的。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面临的世界也愈发不一样,对书能给予我们的也慢慢变化着。就好像高中时候的你可能会为了所谓45°明媚忧伤的文字彻夜难眠,誓要看完,而今看来,真是矫情造作,无病呻吟!
第三位朗读者,22岁的讲话有点语无伦次的真文艺屌丝的宅男图书管理,用了很多形容词来修饰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以一下子想出这么大一长串。其实已经忘了他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了,只记得他语无伦次的在那里讲着当你看了一本小众的后现代主义后,你就能以此成功装逼了,因为别人可能连这个作者都没有听过,而你却看过。当然,我相信这个理由并不是他推荐的本意,没有人会仅仅因为想装逼,去把一本如此晦涩的书翻阅无数遍甚至翻烂。
第四位朗读者,是与你与我一样,慕名而来的一位陌生的男士,格调终于没那么高了。分享的是汪涵的《味道》中的一篇,而这位男士也恰好是如汪涵一般的年纪,可能略年轻一点吧!所以啊,有些书你可能一下子不懂,但是别着急,此刻的不懂可能仅仅是因为未曾经历。
第二位陌生朗读者是一个声音特别好听的小姐姐,大概是学播音的吧,朗读的时候也带着好听的播音腔。说实话,我不是很爱看散文,它没有小说那样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也没有杂文那样犀利的观点。但是听一个美丽的声音读散文真的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今天除了是世界朗读日,还是人民海军日,这是一位血溅沙场的军人的日记,也是一份绝笔家书。每一段和平的幸福背后都有一份战场的守候。
朗读三毛是给我触动最大的,更让我意外的是,选择朗读她的还是一个男生,他说,每读一次梦里花落知多少,就会难过一次,因为这篇散文集是荷西去世后的作品集,此后的三毛再也文字再也没有那种纯粹的快乐了。
第一次看三毛的书差不多是7年前,我和小姨在陈家祠下面的地下广场买的一本作品集,十块钱。是迄今为止,唯一爱看的散文集,看三毛的书真的很容易让人高兴。最近一次看,是在云南洱海旁边的一个小饭馆里,等手机充电的时候翻完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文字中弥漫的开心依旧扑面而来。
一个孩子都已经上大学的阿姨的分享,她说,希望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问了一下自己,我喜欢的方式?也许我喜欢的方式就是像今天一样,浮生偷得半日闲的安静的做一下内心中的另一个自己就够了。毕竟生活不止有诗与远方,更多的是苟且。
这是一个让我感动的分享,朗读的小伙儿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将这本书录成音频,为了那些渴求却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们。不得不说他的声音真的很好听。忘了是去年还是前年,因为经常被推荐所以看了这本书;今天,听完他的分享我迫切的想要回去重新看一遍它。
东野圭吾的书总是有这样的力量,把一本推理小说写成对一种人性的拷问。
五点整,活动结束,整个书店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依旧很多,只有轻音乐在静静流淌,找了一本余华的《活着》,一边充电一边看书(为什么走到哪里看书都是为了充电(*¯ㅿ¯*))。看完时已经7点多了,不想离开却又不得不离开了,暂时告别,王-文艺-婷
肚子饿的要死,回去吃早上剩下的排骨汤。
我真是爱在地铁、公交车上写东西啊,一下车反而一个字都憋不出来了,真应该在地铁上来来回回坐上两小时。
======
接上
准备做一个煲仔饭好好犒劳自己,失败!_!。庆幸味道还是很不错。无论如何都要善待自己的胃
终于在今天结束之前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