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结婚并非理所当然,愿意那就和爱的人好好过,不愿就没有勉强。可惜信仰有时候终抵不过世俗,爱人家中一子,这婚礼还是得有。
其实五年来一直养病,期间爱人的爸妈没有指责没有嫌弃,我已是万分感激,相比于我的亲身父母,来自他们的关心问候更多一些。许多时候我并不认为离异后的父母对自己有多少责任,只是希望自己能像个普通孩子,偶尔能得到一些问候关心罢了。但在我的生命旅程里,这叫“奢求”。后来我也就“不求”了。
去年订婚宴,我与爱人先后两次去请父亲参加宴会,好笑的是他答应了,可是没来。拉扯我长大的奶奶心心念念为他辩解说他尴尬。好吧,我明白理解你。甚至我感谢您在我14岁前的人生里给我饭吃。还付了几年小学的学费。我感谢您,至少没有饿死街头,无人管顾。可笑的是,此刻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您我已定好婚期,是否该来邀请您?
母亲的角色其实和父亲差好多,从小只能一年见个一两次,只是每次相见都能看见她在抹眼泪。我喜欢靠在母亲怀里的感觉,只是那种时候甚是太少了。14岁以后20岁以前的人生多半是在外婆家度过,不论成长叛逆的少年时期做过什么坏事通通都被老人家原谅,一直的无条件关心爱护,所以当初并非突然有意结婚,而是外婆一场大病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还有90多高龄的奶奶,我害怕失去,害怕她们“看我出嫁”的心愿未了时,遗憾的走,毕竟我是她们“最小的孩子”呀!
我告诉母亲婚期已定,让她告诉我有几桌客人,好定酒席了。回话里,母亲有意让我从她们家出嫁,心里顿觉自己甚是可笑。那个我长大的地方没有我的一席之地,自父亲新家盖成我未曾在那里过过一夜,而今母亲却让我在一个我不曾停留过的地方“出嫁”。
心是痛的,眼泪也止不住的往下流着。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虽明白为人总是要经历些,但此刻心还是痛的,难受。
----2017.12.2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