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好“心中树”·护好“初心地”

大地回春,莺飞燕舞,正是一年植树播绿的好时节。《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在春时植树,实属盛德之举。为庆祝第45个植树节,党员干部群众都会在植树节前后,种下一棵棵绿植,或在山边,或在岸边,起到固土防沙抵水的作用,保护一方水土不受风沙的摧残。一方水土就如党员干部的心,种好“心中树”,才能保护好党员干部的“初心”免受“诱惑风沙”的侵蚀,才能把如雨水一样的党的信仰、为民服务的宗旨锚固在土地中。

植好“奉献之树”,永葆“为民之心”

为了保护我们的国民,程开甲院士在戈壁滩上默默无闻、隐姓埋名二十多年。他曾说:国外你再大,你也是外国人,你是为外国服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你为人民贡献,为国家贡献。为此他放弃在英国的高收入工作,婉拒恩师的挽留,毅然决然的回到新中国,为我国的原子弹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要始终立足自身岗位,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不掉线,在名利面前明是非,种好一棵“奉献之树”。

植好“斗争之树”,永葆“实践之心”

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托马斯·桑卡拉曾说:保护森林树木的斗争,首先是一项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因为正是帝国主义纵火焚烧了我们的森林和草原。面对这项紧迫的任务,我们不能后退。正是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才能带领布基纳法索摆脱法兰西殖民的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党员干部要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面对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面前要为群众斗争,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面对情况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的形势,越需要让自己怀揣斗争之心,种好一棵“斗争之树”。

植好“廉洁之树”,永葆“奉公之心”

一封1954年4月29日毛泽东同志写给石城乡党支部、乡政府的信中写道:“我的亲戚唐家圫文家,过去几年常有人来北京看我。回去之后,有些人骄傲起来,不大服政府管,这是不对的。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严于管束亲朋故旧的书信、打满补丁的睡衣、反复维修的家具,这些都是鲜活的廉洁教育素材。毛泽东主席亲身为我们践行了什么是廉洁奉公,因此党员干部要严格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