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收徒的日子,徒弟敬茶的时候,我的内心可以用“澎湃”二字来形容。当师父喝完茶,向我们表示祝贺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向徒弟表达了我今天的心情,就她个人的学习,我给出了我的规划建议,也收到了她的反馈和感谢,我非常感恩她的信任,感恩师父和师门,给予我们彼此的成全。诚意正心的说,这个徒弟收的我心坦荡!当我动了收徒的念头,我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人就是她!当我发出收徒的帖子时,她也是第一个回应的!
言归正传,回到诚意正心上。 这次读第五章,我记住的第一句话是:写日记是为了体验对自己错误的心痛。最近在写反思,对这个“痛点”深有体会。写着写着,有点懊恼,有点刺痛,还有些不甘。写下来是有助于自己梳理的,有时候就像情景再现,甚至连情绪,连身体的反应都会再现。有的时候就能觉察到一丝微妙的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就像又发现了自己的一小面。甚至写着写着,发现自己一直在找理由,在开脱,在合理化,在粉饰等等,忍不住唏嘘,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个是这样的呢?
第二句话:修诚意的第二个境界,是尽量不说假话,但不意味着把真话都说出来。就像有孩子之间出现了矛盾,起了冲突,家长问到情况,我在大脑里快速的扫描整理,就为了说出来的话,既不会偏也不会倚,也不会让家长焦虑,还能支持到孩子。本着这个原则,有些细节我就不会说了。沉得住气的家长还好,脾气火一点的,有时候知道多了不见得会对这件事有帮助。
我觉得这其中还有个界限的问题。买家问卖家,这件商品的进价多少?这就过了界限了。你只要表达你想出多钱,我权衡是否卖给你,就OK了。知道进价未必对自己有帮助,那大商场里,卖几千块的衣服,你一听进价全一折两折,你心里能不上火?
我自己有时候有些死心眼,说“不撒谎”,于是我就掉入了“不撒谎”的框框,忘记了最终是要办明白事,说出来了一看,后悔了,长记性下次不能这么办了。
再说正心。
文中说,正心,端正内心,让内心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端正的,没有邪念。反过来讲,当内心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端正的,没有邪念的,那个我时候的我自己是啥样?我想每个人都体验到过这样的时刻,心里平静如水,却不失喜悦,不大喜,不大悲,不恐惧,不担忧,这个心境下做事情非常顺利,孩子也乖了,老公也顺眼了,同事也配合了,自己看上去也漂亮了。看,方法有了,把这些情绪处理妥当咯。
这其实是要求我对自己保有觉知。我知道我马上有气了,要发火了,我知道我伤心了,我知道我特别喜欢这个人,或者特别讨厌那个人,当我知道了,才能做到“发而皆中节”。
让自己的心不受外界干扰真难啊~他今天说了这个话,不行,我来气了,他咋能跟我说这样的话呢?我品味过很多回,一旦我有这样的想法了,我的状态就很躁动,不能安住,然后需要一个回到中心的调整,把自己和对方的人、对方的话先暂时分开,控制自己的怒气,这才会找回本真的自己。
制怒,修专注,是最近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