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速扩面。近年来,随着新业态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网红达人等一大批新就业群体走进人们视野,成为助力城乡发展、服务人民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着眼“谁负责、怎么建、力量弱、起作用”等突出问题,引领好、服务好、关爱好新就业群体,全力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抓实见效,让“党的种子”在新兴领域茁壮成长。
加强组织领航、规范管理,让新就业群体党建基础更加牢固。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门槛低,流动快,很容易陷入建了撤、撤了又建的怪圈。要动态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建立新业态企业(平台)入职登记制度,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在各分支机构、项目团队、基层网点以及合作企业建立党组织。积极引导群团组织整合资源和组织力量,广泛开展区域内党建带群建活动,指导更多企业建立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组织。加大阵地建设、组织活动开展等方面支持力度,对规范化建设存在困难的企业,通过区域共建、社企联建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硬件缺乏、党务人才匮乏等难题。创新组织活动开展形式,解决党员参加组织活动难题。加大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展,在党员发展指标倾斜、重点培育,注重吸纳出资人、经营管理人员加入党组织,对于外卖送餐、快递物流等人员流动较大行业,注重从较为稳定的管理层中发展党员,积极推荐一线优秀员工加入党组织,形成较为稳定的党组织架构。引导企业从党员中招聘培养选拔车队队长、配送站站长、骑手队队长等,逐步提高新就业群体中党员占比和党员质量。
加大关心关爱,用心用力,让新就业群体党建活动更有温度。坚持“实”字为上,多在他们最迫切、最真实、最急需的诉求上下功夫,力争让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效果春风拂面、打动人心。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保障,利用党组织资源,整合力量共同解决人力、场地、经费等保障不足的问题。鼓励企业设立“红色津贴”,对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每月发放“红色津贴”。建立“暖心驿站”,在提供学习、休息、饮水、充电、热饭等基础服务之上,增加应急服务、个性化服务,确保门常开、人能进,让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实实在在享受到服务的便利。建立诉求收集反馈机制,帮助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突出作用发挥,常态长效,让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更有活力。注重发挥行业党委作用,坚持融入行业实际抓党建,主动融入、服务发展,分类形成行业党建工作规范和从业人员工作标准,以党建服务力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发展力。广泛开展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四亮”活动,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以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对重点行业领域或党建空白领域,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党费支持等方式,持续增强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的底气。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长期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特点,搭建作用发挥的舞台,组建党员车手先锋队,利用贴近群众的职业特点,点对点、面对面宣传文明创建知识、倡导文明交通,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压实工作责任,健全机制,让新就业群体党建实效更有保障。责任不落实,工作就会落空。要深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属地单位兜底落实责任,强化对上沟通协调机制,构建从上至下的党建工作管理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管理权限同步。要把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范畴,将抓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和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考准考实工作实绩,对落而不实、推进不力、问题解决不及时的行业主管部门或属地党工委进行约谈,不断推进工作落地落实、向纵深发展。要注重培育、选树和宣传新就业群体中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开展“最美新就业群体”评选活动,利用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报道,集中展现新就业群体的良好形象,提高其社会认同度和职业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