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国藩复出之时,太平军领导人洪秀全起用了一批年轻将领,卷土重来。他们针对咸丰帝“釜底抽薪”的战略,用“围魏救赵”的战略,不但解了南京的围困,还在三河镇大败湘军,又攻破了朝廷的江北大营。
曾国藩与胡林翼虽然得到了咸丰帝的允准,开始一起治理湘军,准备收复安徽。但湘军和咸丰帝在战略上的博弈仍在继续。
咸丰想让湘军在安庆拖住太平军,消耗其战力,为江南大营直捣南京以收全功打掩护。湘军针对太平军一再围魏救赵解困南京的计策,在安庆“围城打援”,从外围消耗南京的军事实力,为决战做准备。
湘军和江南大营的纪律作风完全不同。湘军在曾国藩的带领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江南大营则满是骄娇二气,腐败奢靡。不久,江南大营也被故技重施的太平军攻破了。正当曾胡二人全力攻取安庆之时,朝廷和世界的局势也在变化着。比起单纯军事上的压力,这些事才让曾国藩更头疼。
咸丰在军事上必须倚靠湘军,虽心有不甘,但还是给了曾国藩两江总督的官职,附加条件是要曾放弃围攻安庆,援助其他丢掉的江南各地,被曾拒绝了。太平军猛攻兵力空虚的武汉,身为湖北巡抚的胡林翼主张回援,但曾国藩却仍然坚持攻下安庆。
此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咸丰出逃。曾国藩和李鸿章一起分析,认为议和是迟早的事。如果出兵,之前对太平军的战果将功亏一篑,不如拖着,等待时机变化,危局自解。在曾国藩的坚持下,湘军终于攻破安庆,为拿下南京迈出了胜利的一步。遗憾的是,咸丰和胡林翼相继病逝,没有看到太平军覆灭的那一天。
02
曾国藩和咸丰帝经过十年的磨合,刚有了一些默契和信任,咸丰帝却驾崩了。咸丰去世后,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政变,清除异己,包括肃顺在内的几位大臣都被诛杀。出乎意料的是,被视为肃顺一党的曾国藩并未受到牵连。
这虽和他立志做圣人以来的言行举止,从不攀附权贵的行事作风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新的当权者也要依赖曾国藩和湘军,来剿灭太平军。
在收复安庆前,江南大营被攻破,曾国藩的对头,江南大营的主将何桂清弃城逃走。曾国藩趁机剪除了何桂清的羽翼,将他们一举铲除。这时的曾国藩,成了大清最有权的人。
按理来说,此时的曾和湘军天时地利人和,攻取南京,应该手到擒来才是,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遂人意。
因为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轻敌,导致开局不利。同时,作为湘军重要补给来源的江西,巡抚沈葆桢向朝廷提出减少甚至不给湘军提供粮饷。曾国藩从忍让到据理力争,但并未得到满意的答复。此时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朝廷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朝廷有意扶植新的势力来制衡湘军,同时也认为攻下南京不过是迟早之事,于是命李鸿章、左宗棠二人夹攻,来分湘军之功。但李、左二人碍于曾受曾国藩提拔的情面,没有实质性的举动。不久,曾国荃攻破南京城,数年之功终得于完成,本以为会受到嘉奖,没想到会是新风暴的开始。
手握重兵的曾国藩和他的湘军,虽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功高盖主,朝廷对他们相当忌惮,而且也招来了同僚的嫉妒,所以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们的报捷文书,被朝廷指责是包藏私心的邀功;曾国荃的一些经济作风问题,也让朝廷抓住了把柄;随着战乱的平息,湘军渐有腐化堕落的迹象;曾经的战友同僚之间因为利益和权力,矛盾逐渐升级。一时之间,曾国藩可谓是腹背受敌,日子过得很不安稳。
曾国藩对当前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再三思考,决定自请裁撤和改编湘军,不保留直辖的军队。同时让曾国荃离职还乡,全身而退。这些政治和军事上的退让,缓和了与朝廷的矛盾,也稳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这也让他最终得以善终。
对于那些对他落井下石的战友们,在人前人后,他从不讲这些人的坏话,对人对事光明磊落。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人,都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