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形象

外在形象是否只是一个人外表的呈现?

不是的。

外表呈现出了一个人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当一个人有一定的自我觉醒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去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从某个方面来说,一个注重自我外在形象管理的人,他同时也是对自我有一个觉醒。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假如是整天忙着照顾家庭照顾孩子的家庭妇女,如果她每天蓬头垢面,那她心里装的肯定只有老公孩子,她忽视了自我的存在;

如果一个每天都打扮精致精神状态俱佳的家庭主妇,她心里肯定是关注自我的,她意识到,除了家庭,还有自己。

职场生活中,在不同的场合,见不同的人,注重服饰的搭配,他一定是对职业生涯有追求,对自我要求高的人。

因此,内在的自我与外在形象是一致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什么是自我意识呢?

自我意识一直是心理学探讨的核心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百度百科

外在形象与心理是怎样的一种内联?

心理学领域认为,认识自己首先是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如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

我的脸型是属于哪种类型?

我的体型是什么?

我的容貌有哪些优缺点?

.......

对自己把握清晰了,就懂得怎样去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盲目去模仿。

这件衣服别人穿好看,我也买一件,但却发现自己穿起来不好看。衣服没有错,只是它不适合你,这就是对自我认识不清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认识自己要对自身心理状态有清晰的认知,如自己的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

我是什么气质?

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我想追求什么样的生活?

......

我们通常会这样的去评价他人,他是干练的、热情的、优雅的、知性的、清秀的、斯文的、爽朗的、直率的......

内在的涵养、气质通过外在形象表现出来。

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服装、发型、配饰,实现内外统一。

一个安静内敛的人,如果穿着张扬化妆浓艳,那显然和她的气质内涵是不协调的,外在形象就谈不上美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认识自己,也包括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知。如不同的场合,约会、上班、会议、旅游、聚会、在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人子女、父母、妻子、丈夫、下属、领导、朋友、闺蜜......在不同的场合切换不同的角色,对自我角色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去适应不同的角色,是一种获得人生幸福的能力。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人的外在形象就好像是我们的戏服。职场中,我们需要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给人干练自信能干的印象,回到家,我们就可以卸下妆容,回归生活的简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找到自我,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风格。

作者:朵朵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