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并不容易,因为你不仅要为自己考虑,更多的时候,你还要考虑别人的想法。
可是,那些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总是替对方考虑得太好太舒服的人,最后往往过得都不怎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人家“不领情”啊。
可是,难道人家真的不领你的情吗?
非也,有时候,为别人考虑太多,让对方过得太舒服,这反而是一种病,一种“自作多情”的病。这种病,一定得治!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1、人与人之间要有个“度”,过度了只会打破平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的就是“平衡对等”与“礼尚往来”。假如你自以为是,凡事都为对方考虑,甚至替他作出某种决定,那就等于打破了这种平衡。有时候,你这种“好心”只会让对方怀疑你企图控制他,或者别有所图,否则,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2、考虑别人太多,你只会失去自己。
为什么溺爱子女的父母,子女反而不孝顺他们?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你这种为子女考虑得“体贴入微”的做法,只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你该欠他们的,是理所应当的。久而久之,你就成了子女的奴隶,你也就失去了他们的敬畏与尊重。失去独立性,不敢说“不”的人,很难让对方敬重,更不要说感激了。
3、你并不知道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自以为知道。
你以为你是在为对方考虑,但对方未必觉得是这样。比如,酒桌上,你以为对方喜欢吃什么菜,就忙不迭地给他夹菜,可其实人家可能根本不喜欢这道菜。相反,你这种猜测揣度他人想法的举动,反而只会让人心生反感。
4、过度考虑别人的想法与感受,太累,也不能持久。
一种行为,不能出于虚假的动机。你为什么凡事都去考虑对方的想法?其实,无非是因为你怕得罪他,你又想讨好他,他对你很重要,你离不开他罢了。可是,你可以偶尔这样做,但是,你能这样子,永远心甘情愿地做下去吗?在爱情中,那个害怕自己会说错话,在对方面前低三下四的人,其实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对方:我不如你,我很差。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能持久吗?
5、活着,一定要自然而然,不要做作。
人活着,一定要先成为自己,然后才能奉献爱心给他人。假如你自己都不爱自己,不尊重自己,谁还会爱你,尊重你?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自然而然,用真实的一面活着。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在面具下生活,也不可能甘心当另一个人的奴仆。怕失去,反而只会失去更多,还不如什么也不怕,豁出去!如果对方离开,那就放他走!不要留恋,你已经为他做了够多的,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