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出一个英剧《Gap Year》,按照字面翻译应该是“间隔年”,不知道为什么字幕组用了个很拗口的名字《闲年友人行》。间隔年这个东西在前几年提的有点多,这两年因为就业的问题,政府也偶尔倡议了几次。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几个背包客年轻人游亚洲的英国剧情喜剧,有人为了追前女友,有人为了陪基友追前女友,有人为了寻根…然后全亚洲各处跑的故事,故事从中国北京开始。
从北京开始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其中的色调真让人不敢苟同,这么多年过去,中国给世界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九十年代,一说话必说自行车,长城。色调调的太怀旧了,选景也都是城乡结合部或者是美丽中国的感觉。截了其中能看出场景的画面,一看便知。
开始
果然很北京,雾霾
蹲厕
后海吧
角楼
这是哪个公园
后海,什刹海
看群演穿的衣服,标准的九十年代
这个景色不错
这个也不错
能看到长城,貌似是水长城?
怀旧的停车场,有日本怀旧片的感觉
长城哦
景色真好
我p的,乱入了
不但景色好,还没有人(ps:去长城不要去八达岭,都是人)
长城日出,有点像日落
北京郊区
北京南站,雾霾依旧
一号线
中国人看到外国人有这么好奇么,开什么玩笑
北京站
餐车
说是杭州,有点像,又像广州
虹桥站
外滩
世界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
上海弄堂里的成衣铺
有没有功夫里的感觉
武汉的茶园(美丽中国)
装
标语不错
算起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也实施了这么久,每年花巨资在世界各地做宣传,有没有什么作用呢?这个真不好说,我们只能从实例来判断,网上不乏很多在外的国人说起,最近几年外国人对待中国人的态度在整体好转,包括新闻联播也重点赞誉了中国的护照可以在六十多个国家棉签,以及在日本和新西兰地震时候的包机撤侨,还有在中东战争的时候优先回国之类的例子,这应该能作为正面的例证。
但是真正的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我们不在新闻和报纸里去寻找。电影电视作为文化的输出强有力的载体,这里也许能看到外国人对待中国最真实的态度。
看这样的画面是你心目中的中国么,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他们真的就这么认为,下一集他们应该回去越难,如果色调和取景还是如此,那可以断定,这个剧就是不是黑中国而是黑亚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