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指的是:主体,主导,训练为主线。
1,对主体的定义: 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2,关于主导。这里要关注的不是“主导”者的主导行为,而是要关注主导了什么,即主导的内容。因为,主体所要面对的是主导不只是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主体一方接受到了什么内容。
3,对“训练”这个词的分析。
a,谈训练,其实就是按照主导一方设定的“内容”而进行的训练。
b,“训练”这个概念再进一步推进,那么,就会显现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 对象。因为,既然是训练,它总是需要针对“对象”才能实施。
c,然后再看“对象”这个概念。既然是“对象”,其本身演进时,会出现另一个概念,即“认识”,因为作为对象出现,才必然涉及到对对象“认识”,也就是说,只要谈“对象”,其对应的概念必是“认识”。
d,再进一步推,“认识”的对应概念是“规定”,因为对对象的认识活动本身,就蕴含了对对象进行规定的目的。有认识而无规定;有规定而无认识,这两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认识一发生,规定即出现;规定一给出,认识即达到。认识和规定,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对对象有什么样的认识,对象在你眼中就受到了什么样的规定,反过来谈也一样。
e,然后进一步推进,正因为存在着“进行认识和规定”的活动,那么,所谓“对象”的存在特征,就必定是“客体”存在。也就是说,参照以上b、c、d三条而构建起的思路演进流程是:训练☞对象☞认识对象+规定对象☞客体。解释一番:因为一谈训练,就是针对对象的训练,而谈到对象,又是那个有待认识的对象,而对对象的认识行为一发生,对对象的规定即产生,以此为根据,那么,处在被认识和被规定地位的,有必定是客体。(返回去对照看“☞”这几个环节,可以看出是一一对应的)。
4,返回头看1,注意定义表述的核心词,即☞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看“有”“能力”这两个概念。综合学生的身份考虑一下:所谓“有”“能力”的这个“能力”,一定是潜在的能力,它是尚未表现出来的,有待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引导与激发出来。这中“能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是天生的那种“潜在的”认识和实践的能力,这个“潜在”的特征,就是“有”的意义,它只是“有”,是尚未形成起来的“有”。那么,这种潜在的能力,它无论被加诸任何秉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必定会被这种“能力”所把握,这就是我所要强调的,为什么不能关注“主导”一方的行为,而要注意主导的行为所涉及的“内容”原因。站在主体之于主导的角度去考虑,不尽是看怎么主导,而更要关注主导了什么内容。
5,既然从钱梦龙提出的“训练”这个概念可以建立一个推导,即:训练☞对象☞认识对象+规定对象☞客体。那么,就是说,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是把学生当做客体去看待,而作为“客体”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通过认识而达到规定的特征(见3),所以,这就推出了了“客体”这个概念作为“对象”存在的工具性特征之必然。也就是说,但凡是被以工具对待的,就必定是被认识和规定的对象,就必然地作为“客体”存在着,因为工具都是放在被认识和被规定地位上的对象性的存在。
6,恰恰因为尚处学生阶段的人的“能力”是潜在性的,而让这“能力”能显现出来的基础,就是主导一方提供的“内容”,只有在主导方提供的“内容”为基础的平台上,才能使这潜在的能力得以显现出来,而使其显现的方法就是“训练”。而主导一方却掌握着提供“内容”的权利。
7,批判三主的思路归并,首个词,皆出自三主每一“主”的关键词或定义中的关键词:
a,能力☞潜在能力☞需要提供使此能力能显现的作为内容的平台。
b,主导☞强调要关注主导的内容☞掌握提供内容权利。
c,训练☞对象☞认识对象+规定对象☞客体☞工具性。
总结: 钱梦龙的“三主”思想,是用着“主体”概念,却漠视此概念的定义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能够掌握向其提供的任何内容的能力;用着“主导”概念,却掩盖起主导“内容”;从他的“训练”这个概念推演出的结果是,把学生看做“工具”。那么,与“主体”这个概念一对照,就会发现,推论出的“工具”这一结果与事先给出的“主体”这个概念正好形成对立。因为,既然是“工具”,就不可能又是“主体”,因为,工具的特征是被利用或使用的对象,是彻底地不具备自主性,或者说不是自为存在的东西,工具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与“主体”概念是冲突的。康德告诉我们☞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或者干脆这么说,由“训练”这个概念推出来一定是客体,而偏偏要宣称学生是主体。作为所谓“主体”存在的学生,因为他们没有对学习内容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主导一方才掌握了提供内容的权利,并且,其身份是处在用自己所掌握的内容为前提下的主导,也就是说:我提供什么,你就学什么,至于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那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主导一方掌握了要你“学什么”。所以,无论用何种方法去学,都脱离不了“被学”的地位。处在“被学”的地位上,会是学的“主体”么?
所以,钱梦龙的“三主”,是打着学生是“主体”的旗子,实质上却抹杀与利用了作为人的自由与能力的“主体”,是被“主导”一方当做客体去规定的“主体”,是具备着“工具”性特征的主体,是作为对象才能存在的“主体”,从这一组表述中可以看出,“主体”概念的提出者,恰恰又是这个概念的否定者。总而言之,学生是被“主体”概念包装起来的“伪主体”。
表面上看“三主”,好似给予了学生应有的作为“人”去存在于世的地位,而根源上,“三主”还是把学生当做了工具去对待,它是带有极其隐蔽性、欺骗性的“工具论”观念的变种。因为,它的目的不是对人的关照,仍旧是把人当工具去打造。所以,语文教育发展到当今,其观念仍旧是强调你飞的高不高(对工具的要求关注),却从未同情你非得累不累(对作为人而存在的观照)。也正因为如此,钱梦龙的“三主”思想,才会被接受下来。
结论:不推翻钱梦龙的“三主”,学生就仍处在作为工具地位上,他们是被各阶层和整个社会利用和规定的工具,他们作为工具而存在,所以,对怎么提高他们的所谓的成绩的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就是各阶层和社会更好地利用此“工具”的方法的探索与研究,说白了,就是研究如何对工具的更好的使用。进而,与学生血脉相连的每个家庭,也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孩子,而沦为工具。
所以,钱梦龙的“三主”思想,是语文教育的阻碍,这无关乎他自己是否意识到此危害。他是反对着“工具论”的工具论后继者。而且,“三主”,它直接把学生当工具,而不是只把语言当工具这么简单。而正因为他的目的是把学生当工具,才必定使在“语言工具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和相关的观念得以产生,而进入观念中的东西,便失去了去反思它的意识,以为它由来如此且必定如此,这种状态是可怕的。规定了使用就是规定了工具,规定了语言使用就是规定了人这个工具。语文教育教学领域的“语言工具论”,不只是单纯的学术问题,它是使人沦为工具的卑劣的方法论。而当今反复强调着的“文本意识”,其实就是对这种方法论的再一次野蛮巩固,因为,只有把人固着在文本中,主导一方给定的“内容”才不至空设,而这个强调,就等于继续牢固地抓住了“内容”的规定权,进而,抓住了文本(内容)的规定权,学生才会被文本所规定,学生被文本规定,就是被主导方规定的现实反映,所以,强调“文本意识”,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作为“工具”而存在的地位,从而使之无法脱身。作为主体的学生越无法从主导方的规定权中脱身,主导方越是牢牢地掌握了让主体继续当工具的权力。之所以语文教育的所谓的“传统”观念是那么坚不可摧,是因为这里涉及到的是谁能继续持有权力的重大问题,所以,语文教育的所谓“传统”观念必须剔除,剔除了这种观念,就是对加在学生头上的“伪主体”的揭穿,就是对作为工具而存在的学生的解放。
(说明:这几段话,都是从他自己给定的语句的内部推演出来的,如果说有外在加给它的内容,那么,就只有一个,即:对“主体”这个概念的哲学定义。如果承认“主体”的定义是准确的,那么,所有环节的结构就很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