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友最近在追剧《你好,旧时光》。她的安利让我怀疑她是剧组宣传部的。
就在她等不及剧更新,又重头看一遍的时候,我加入了阵营。
看到第三集的时候,她突然问我:你就没有想起你的高中生活?
“你难道没有看出来,我是那种只有学习没有青春的人么?”
如果你愿意,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想不想回忆,无论你承不承认,高中就是你的青春。
我愿意回忆,我愿意承认,有你的那些年就是青春。
还好有你,还好你在,还好你在我的世界里,我才不枉曾青春。
追星篇
我以为我的高中生活应该是遨游在书的海洋中。
然后苦海无边,不能自救,不能自拔。
遇到你之前,我还不知道有人追星可以追到每几天就换一个,几乎追过来了整个娱乐圈。你的追星历程完全丰富了我的知识点。我来列举一下你的壮举(国内选手我就不多提了):你喜欢过的俄罗斯男高音,海豚音王子维塔斯(Vitas),你喜欢过得欧美黑色重金属乐队夜愿组合(nightwish),你喜欢过的美国摇滚乐队林肯公园(Linken Park),韩国偶像团体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台湾组合神木与瞳(估计你都不记得了吧,我很奇怪,老是记得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有段时间你特别喜欢听王菲,每次都要分一个耳机给我,你眨着大眼睛,问我:好不好听。我的回答永远是:还行。因为那时的我还没有音乐鉴赏能力,我的音乐鉴赏能力来源于像《月亮之上》这类的音乐。说来也奇怪,我那时候喜欢周杰伦,你好像对他并没有狂热的感觉。
那时候你的笔记本上花花绿绿的贴着明星小贴画。你还记得你贴过得至上励合组合么?张栋梁?李俊基?现在看来有没有想自戳双目的冲动?哈哈哈,估计你不记得了,你追了那么多星,他们算老几?是不是?
我想,如果没有你,我该是多么的枯燥啊。
小说篇
我以为我的高中生活就该淹没在一片教科书的海洋中。
我的思想就应该板正的跟新闻联播一样。
遇到你之前,我还因为读过四大名著,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读过玛格丽特·米切的《飘》等世界名著而沾沾自喜。你的课外书完全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你推荐我的第一本小说韩寒的《三重门》,我第一次有了能在别人的书中看到类似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我惊讶不已,惊奇不已。从此走上了看小说的不归途。看了郭敬明的《幻城》《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等;看饶雪漫《左耳》《沙漏》;看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澜本嫁衣》;还有《诛仙》等等。
那些在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烂俗的小说,撑起了我的整个青春,奠定了我对于小说后来喜爱的基调,丰富了我对于青春天马行空的幻想,表达了我对于与年纪相符的青春文学的好奇和探索(此处感谢高中语文老师,我的阅读理解的套路在此)。
在看《春风十里》的时候,随便对同事说起了看小说并自己写小说(可能不叫小说,就是瞎写)的经历,同事感叹说,你是有青春的人。
原来我是有青春的人啊!
我想,如果没有你,我该是多么苍白啊!
我怎么能在不经跟别人吹嘘的过程中窥见别人眼中我的灿烂青春!
现在回想起来,就仿佛在门口,你推了我一把,我迈进新天地,立刻被眼前的风景所吸引迷幻,我越陷越深,回头,你大概还是在门口的位置,是我自己太喜欢,走得太深入。但是我甘之若饴。
直到现在,你有推荐的剧,你推荐的书,你推荐的电影,我也会去看,会去读,因为我对你品味深信不疑。所谓青出于蓝信于蓝。
我现在还清晰记得《夏至未至》中的话: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是你教会我爱,教会我成长。要不然人送外号“二爷”的我,怎么会有缠绵悱恻的心肠。
电影篇
如果不去尝试欣赏电影,你永远无法在思想和情感上优雅起来。
这是我在被你引诱我进入电影的世界后好几年,慢慢悟出来的。我想最开始你并无此意,但是确确实实影响我。
我曾经想,我对于书,对于电影的喜欢及热爱,是天赋注定我该是如此,还是恰恰因为你,独独因为你,偏偏因为你的出现,为我魔幻般的打开了这扇门呢?
曾经在大学课上分享:最喜欢的电影
那时候的我已经阅片无数了(哈哈哈,夸张了),有很多曾经触动我心的电影涌入,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蓝色大门》,那是我对电影狂热的起始点,那是我在青春期对于青春懵懂的理解,那是我对于青春和未来肆无忌惮的幻想,那是我站在自己的青春时光里跨过别人的一场青春夜宴。说不清道不明,多年后回想一如当初悸动。
纸条篇
传纸条这件事对你来说,绝对是一件神奇的事。你的纸条可以从教室的最左边传到最右边,用行话讲:跨越南北,贯穿东西。你只是在纸条表面写上:传给xxx,大家会按照最优路径,最短时间,顺利绕开脾气大的,学习时不愿被打扰的同学,到达目的地;然后新纸条又原路返回到你手中。我曾非常好奇,你的小纸条中到底写的是什么?你说是小秘密。
后来我了解了你所谓的小秘密,就是在普通谈话的开始,略微深入的探讨青春期的幻想,比如:你喜欢《倚天屠龙记》中那个人物?我喜欢赵敏。诸如此类,然后通过探讨人物角色从而探讨对方可能喜欢的那类的男孩或者女孩。我对你那个时候无师自通的套路佩服至极。
终于有一天,我也收到了小纸条。当纸条传过来的时候,我看都没有看就递给了你,你说:呀,给你的。
给我的?给我的?给我的?有人给我传纸条!有人给我写小秘密?是什么呢?
是问吴彦祖和言承旭哪个帅么?还是张无忌到底应该喜欢谁?还是到底看不看好王菲和李亚鹏?还是对刘翔退赛有什么想法?
就在我忐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非要抢着和我看纸条。
“写的是什么?我看看”
“我先看,看完给你看”
我慢慢打开了纸条,上面就简短的一句话:你知道数学老师留的那道题怎么解么?
你拿到纸条和等你看完纸条的神情变化,我所能想到的形容就是,远远的看见了吴彦祖,结果就跑了两步发现不是,不仅不是,还跟吴彦祖相差很远。
所以你失望地说:真没劲!
我认真地写下了那道题的答案。
哪有什么然后。
如果是现在,我想我应该在纸条上写下:性别:女 ,爱好:男,状态:可撩
关于你还有很多的故事,诸如换座位后,那个男孩满脸赤红交接你手的卫生棉;每天上下课都要和我分享你对183(一个身高可能为183cm的欧巴)的关注;关于打赌的情书等等。
这才发现,我的青春幸亏有你,有你才略微绚烂,有你才略微出格,有你才让我多年后回忆时咧歪了嘴。
想你,念你。
你好吗?
过好现在,才是对过去最好的交代。
青春总会穿过迷茫的站台。而你闪着光芒站在旧时光里,仿佛是下课,在教学楼门口,你笑着说:我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