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也获得了一些国君的礼遇,不用去追求富贵就能得到,如齐景公给孔子的待遇就是“季孟之间”,孟孙、叔孙、季孙是鲁国的三卿,位高权重,食俸甚丰,给孔子季孙和叔孙之间的俸禄,按理说这个待遇不错了,但孔子并不接受,托辞说:“我老了,没什么用了。”于是离开了齐国。又如卫灵公也厚待孔子,驾车出游,自己和夫人南子坐车在前,孔子坐车在后,单从仪式上来说,对孔子也很尊敬了,但孔子还是不高兴,认为卫灵公并不是看重自己的主张,只是看重自己的名气,并没有从内心里真正重视,把自己当做炫耀的资本,而且看重夫人南子甚于孔子,所以孔子发牢骚说:“我没有见过爱好德行甚于爱好美色的人啊!”虽在卫国待了很长时间,卫国国君并不指望孔子的学说能使卫国强大,所以孔子也没有得到重视和任用,直到看到自己的主张确实在卫国得不到重视,才不得不找个借口离开卫国。
对于富贵的态度,孔子其实是“无可无不可”,得到也行,得不到也不去追求。如宋儒张载所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得到了,那是上天的厚待;得不到,那是上天的考验。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们都想获取的,即使是孔子自己也不例外,如果富贵能依靠追求而得到,那么就算是做一个看守市场的小吏,孔子也会去做。但富贵却不是一定能得到的,所以孔子并不去追求,而是遵从自己的爱好,这颇有调侃的味道。
孔子说,如果富贵不是符合道义而得到的,于自己是不会去享受的;如果厌恶贫贱却不以道义去摆脱贫贱,于自己是不会去摆脱贫贱的。在富贵和贫贱面前,并不是“为富不仁”、贫贱得乐的两个极端,富有富的做法,如“富而好礼”,贫有贫的乐趣,如颜回箪食瓢饮之乐。享受富贵和摆脱贫贱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符合道义。孔子说,如果是通过不符合道义的方法获得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轻飘飘的白云一样,毫无分量,绝不重视。因而,君子时刻要保有仁德,见利思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而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见利忘义,心里只想着个人私利,却不顾是否违反道义。
孔子之志,并不在于富贵,而是想找到贤德的君王,能重用自己,使自己可以放开手脚实践自己的主张,达到尧舜禹三代的社会大治。淡薄于富贵,因而孔子很少谈“利”、“天命”的问题,也很少谈“什么是仁”(只是教人怎么做才能具有仁德)。对“利”只有只言片语。但这些表述,对于后世儒家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有了“义利之辨”,有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
孟子却没孔子这么“温良恭俭让”,在当时“杨、墨”两家盛行的情势下,推行儒学之心很是急切,言辞上也就锐利了许多,常常让君王下不来台,“顾左右而言他”。如《孟子》中开篇就是和梁惠王谈利与义,梁惠王对于孟子的到来很是高兴,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魏国,将会带给我国什么利益呢?” 孟子则毫不客气地说:“大王!您何必去说利益呢?只应该说仁义就行了”。看上去孟子是“贵义贱利”的,其实不然,之后孟子层层推导,如果人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但利益的追求是无穷尽的,最后的结果则只能是人人都想杀掉君王,自己当上君王,这才是及其危险的。因而,不是不应该有利益,而是,要有仁义在先,然后才谈利益,是个先后的关系。当代的杜维明先生说得好,儒家应是“因义得利”。只不过,对于仁义、道义谈得多,对于利益谈得少,所以儒家才会给人“贵义贱利”的印象。
利,是人生存和发展之本,谁都需要利。因此,要区分儒家所说的“利”,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会陷入“义利之辨”的泥潭。利,有私利、互利、公利的区分;私利之中,又有“够用”和“享乐”之分。当然,如果人人都是利他,大公无私,社会自然和谐,但目前没有哪一个社会能达到,即使是乌托邦的天马行空想象,还是会有很多不尽人意处。
儒家所说的“利”,是在“义”的要求下达成,也就是获取利益需要符合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怎么做才是符合道义呢?倒不是时时去想着别人,也不是把自己当做国家机器,整日考虑国家、国际的大问题,很简单,只是做到获取利益时,够用即可,不因利益问题患得患失,不有求享乐之心,无愧而已。
(向雄读《论语》之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