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快速攒钱获得超额收益系列的第十一篇文章,旨在通过普及一些简单的知识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
之所以说文章没人愿意看,因为文章确实有些深奥,可能有些人理解不了,不过看懂了绝对不亏!
首先,复习一下上篇文章的部分内容
我们买入基金的收益最终取决于市盈率的变化、盈利的变化以及初始的股息率。
市盈率=公司价格/公司盈利,如果公司赚钱了,许多公司还会从盈利中拿出一部分现金分给那些买入公司股票的人,这叫分红。分红占公司盈利的比率叫做分红比例,即分红比例=分红/公司盈利,一般国内的分红比例在30~40%。而分红占公司股票价格的比例叫做股息率,即股息率=分红/公司价格。
从这我们又能得到一个公式(这个公式你不需要特意记,理解就行),这个公式是:股息率=分红比例×盈利收益率。怎么来的呢?(智商捉急的,可以略过)
由 股息率=分红/价格 得,股息率=(分红/盈利)×(盈利/价格)=分红比例×盈利收益率,就是这样子的。
你发现没,原来盈利收益率与股息率的变化有关啊。其实,不仅如此,由于盈利收益率还是市盈率的倒数,所以它还与市盈率的变化有关。也就是说盈利收益率不仅与盈利密切相关,还与市盈率和股息率有联系。
其次,我们解开博格公式的真面目
博格公式:
指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指数基金的市盈率变化率+指数基金的盈利增长率+指数基金的初始股息率
以及它的变形:
指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指数基金的市净率变化率+指数基金的净资产变化率
这两个公式统称博格公式。
由于盈利收益率与市盈率和股息率密切相关,所以第一个博格公式与盈利收益率殊途同归。我们应该更倾向于用简单的盈利收益率去估算指数的价值,因为盈利收益率用起来确实要比博格公式简单方便。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博格公式:
近十年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从19.71下降到13.17,平均每年的变化率是4%,下降的变化率用-4%;这十年盈利的平均变化率为14.4%;股息率约为1.86%。所以指数基金的年华收益率=-4%+14.4%+1.86%=12.26%,与实际的收益是相符的。
看不懂了吧!其实,讲这个公式的目的不是让你用这个公式来买入指数基金的,因为它的计算太麻烦也太难了。说博格公式,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指数基金收益的影响因素是哪三大因素,我们平常并不一定用它来计算。
通过博格公式,我们知道影响收益的三大因素是市盈率、盈利和股息率,可是如果指数基金背后的公司盈利经常不稳定甚至亏损,造成市盈率也不是稳定变化,没赚钱的公司更是连分红都没有,这个博格公式也不行啊!其实,你光看到第一个公式了,第二个公式就是解决周期性行业指数背后公司盈利不稳定的情况的。
市净率=公司价格/公司净资产,如果用PB表示市净率,P表示价格,B表示净资产,那么PB=P/B,进而得出P=PB×B。所以,对于那些无法用市盈率、盈利等来考量的公司价格,可以用市盈率和净资产来观察。也就是说,公司价格的上涨的盈利,取决于市净率和净资产。所以说,博格公式的变形恰恰能够估算那些背后公司盈利不稳定的指数。但要记得,盈利绝对不能是亏钱的公司,否则对于小白来说,连看都不要看了。
最后,总结一下博格公式的使用方法
1.当指数背后的公司盈利稳定,就用第一个博格公式去判断价值是否低估或者高估;但第一个博格公式用起来麻烦,我们可以用与第一个博格公式殊途同归的盈利收益率,去估算价值是否低估或者高估。
适合估算的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上证红利、中证红利、H股、恒生指数。
2.当公司盈利高速增长时,就用第一个博格公式去衡量。
适合估算的指数:中证500、创业板指数。
3.当公司盈利不稳定或者呈现周期性变化时,用第二个博格公式去估算价值是否低估或者高估。
适合估算的指数:周期性行业指数如证券行业、银行行业、保险行业、能源行业。
4.公司盈利不但不稳定,还长期亏损,这时候就不要再费脑子考虑了,直接丢弃,不买它。
如果你发现有些指数背后的公司经常亏损,对于小白来说,这类指数千万别买。
总结:
我们这两天说它,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博格公式了解影响收益的三大因素。缺乏这方面知识的人如果真要用它来估算,会很麻烦的,但对于以后准备投资理财的人来说,学会这个公式绝对是划算的。
不过,如果你还没看懂,那就先收藏,以后想学投资了再看。下篇文章针对看不懂的朋友,我再说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同样能够容易的让我们判断出来指数是否到了值得买的时候。
我是阿左,理财达人,混迹于江湖的教书匠,不会写文章还偏偏要写,只为分享点有限的经验,期待你我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要接收更多文章干货,请关注、评论、点赞,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