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纯朴、 善良
老实 、本分
认识他的人大都这样评价他,这是我的父亲。
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你。
小时候觉得他就是家里的天,因为他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愿望。
转眼间,我也到了当年他的年龄,经常会为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所苦恼。
一直不曾问过,他是否有过这样的烦恼?他的烦恼如何化解?
至少在我的记忆里,他没有对孩子们发过火,更没有过因为工作或者家庭的烦恼而迁怒于我。
与他相比,对孩子,我有很多地方做的并不好。
某一个疲惫的午夜,
回家后面对为了等我下班
迟迟不肯睡去的孩子,
不想多说一句话,
也有时候,
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
大发雷霆……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到我很大的时候,他还是习惯经常会买一些我爱吃的零食,放在书桌上。
二十多岁的那一年,他背着因为长时间高烧无力行走的我去做各种检查,
遇到变故,对未来失去信心和信念的我说一句“我养你”……
呵呵,原来,我也曾听过这句话,这是我的父亲。
虽然我的认知并不认同这种方式。
如今回忆起来,这里面满满的承载的都是父亲的爱。
TWO
如今,不知从何时起,他似乎变成了一个小孩。
空调没电了,
热水器没热水了,
电视调不好了,
手机又坏了,
车票买不到了,
医院找不到……
怎么办?
在不停解决这些琐事的时候,
我问自己,
这还是曾经我以为可以撑起天空的那个人么?
是他,
他只是老了。
而他牵挂的孩子,长大啦。
一瓶小酒,几个小菜,一段过往,一份向下衍伸的爱,朋友和孩子们安的好,是他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有了这些,每天都是节日。因为他的爱,让我学会爱,米多也学会了爱。
时光时光慢些吧,唯愿他能安享他的爱。
THREE
老爸,老爸
我们去哪里啊?
父亲节,米多小朋友的跆拳道馆组织亲子拓展活动,如果能够成行,那么这就是米多小朋友第一次单独和爸爸一起参加活动。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米多很少有和爸爸一起相处的时间,单独相处的时间五年多来加起来不到5天。
有一段时间他非常爱看 《爸爸去哪儿》,对剧组的游戏方式也很感兴趣,
在他听说此次活动性质后,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而我,却是内心忐忑。
他能记起最近一次与爸爸单独相处还是一年前,幼儿园接他放学的情景,那一天,他喜形于色。
活动当天,虽然我还是同行,但我只负责拍照和充当观众,活动由父子俩完成。
活动由一段参加真人秀的小朋友选择《父亲》作为参赛歌曲的视频开始,
孩子选择这首歌参赛是因为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这句歌词,
这个开场环节瞬间击中了在场家长的内心。
FOUR
一天的活动下来,虽然没有特别复杂的环节,但是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游戏,
对孩子们来说就已经很难得,特别是米多。
其中有一个游戏是是抓泥鳅。米多平日乖巧懂事,性格比较内敛,但是缺乏冒险精神。
所以我们以为这个环节他并不是很能参与进去。
虽然一开始他也很想参与,但是出于恐惧心理,只是试探性的将手放入有泥鳅的水池中,
看到其它小朋友和家长捞起一条又一条泥鳅后,心生羡慕。
我要他试着摸一下小朋友们捞起来的泥鳅,看看是什么感觉,
经过几次尝试后,他发觉这件事也没那么可怕。
在第二轮游戏开始时,他开始寻找最佳阵地,蹲在水池边,准备借助矿泉水瓶的力量,我看那架势,没指望他能成功,心想“参与下也好”。
没想到,居然成功了,捞起泥鳅,他兴奋的举起瓶子,向我招手。这个举动也感染了爸爸的再次参与,在父子俩的配合下,如法炮制,居然收获了第二条。
父子俩笑的合不拢嘴,
执着和耐心收获快乐。
FIVE
另一个受益匪浅游戏是穿越水上吊桥,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利用手脚配合,穿越悬挂在河上的吊桥,吊桥由几块间隔悬挂的木板组成。
在看到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艰难过桥后,我们产生了放弃的想法,坐在一旁开始观战。
我试着问“你要不要试一下啊?”
他说:“我可以用学到的横叉去跨越木板。”
我答道:“那你去跟爸爸说,你要去游戏。”
估计爸爸也是跟我一样的心理:“你个子小了,跨不过去”。
他说:“我可以劈横叉,横叉可以过”。
爸爸再次确认:“你确定要试?”
“试一试!”他坚定的说。
轮到米多了,我一面期待记录下这一刻,一面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小时候他上早教课,只要是涉及运动类的项目,都很抗拒,这次能主动请命,于他而言,就是一个进步。
在踏上第一块木板后,我后悔了,
“到底行不行?”我嘀咕着。
此时,米多也有一些紧张,手脚因为紧张而变得僵硬,可是他似乎并没有放弃的意思,我紧张的出汗,生怕他一个不协调,掉进水里。
旁边的教练鼓励道:“能过去,加油,爸爸和孩子在一块木板上配合”。
经过几分钟的调整和放松后,爸爸发出了指令:“左脚往前,好,右脚往前,手拉住绳子,好,往前”。
就这样,他们跨越了一个木板,
慢慢找到了感觉,父子俩的配合也默契起来。
每一次跨越悬挂的木板的瞬间,我都紧张的手脚僵硬。
一个、两个、三个……
到达终点。
兴奋的心情写在他们合不拢嘴的脸上。
孩子真的变了,我想参与其中的爸爸应该比我更有感触!
差一点要放弃,还好没放弃。
坚持与勇敢收获了成长。
SIX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这次的活动体验不管是对孩子还是父亲来讲,都是愉快的体验。
亲子时光,带给孩子的是安全感、满足和快乐。
希望父亲也可以明白,
生活本身就是由很多个维度组成的,
与孩子相处并不仅仅是家庭和社会责任,
也会让自己收获身心的放松,
让自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修养身性,
孩子也可以教会我们成长。
我的爸爸,
米多的爸爸,
他们对孩子的爱,方式不一样,
但主题是一样的,
于世间千万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样,
不论你是谁,
生活,终究会让我们学会爱与被爱,
在爱与被爱里前行。
感谢一路上有你们——父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