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从朋友的空间看到一篇文字,是总结身边“小人”的各种表现形式,竟有一百多种,不禁感慨,研究者真是有心人,会将我们身边的所谓“小人”的表现全数囊括,一网兜底,这会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为查辨小人从而提防小人、远离小人省了不少事,亦一大善事也。真的需要仔细对照阅读,熟记于心。
但逐条读下来,就有些迷茫,一百来条的小人表现,其实不就是我们社会生活或者职场生涯中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式吗?说是小人也可,但说成人际关系的常态,似乎亦无不可,这是其一;其二是,如果不仅仅是秉烛照人,而是做到揽鏡自鉴的话,那么,其中有很多条似乎就是我们自己的平素表现和平常心态。因此我就猜度,第一,能够写出这一百多条“小人标准”的朋友,他是拿什么做标准的,他有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做参照吗?很难想象,一个典型的“坦荡荡”的“君子”,会有对“小人”如此透彻的研究和归纳。第二,有几个所谓“真正的小人”读到这个东西,就像看到自己的自画像,会以为是在说自己?第三,即便我能通过这些标准辩识小人,就能远离小人,毫无挂碍地取得成功呢?第四,会有哪个人按照这些条条对照检查自己,从而调整心态,端正行为,自我约束,坦荡对人,弃小人而就君子?
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又充斥了各种关于识别小人远离小人的说教。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或者行为属于小人?这个标准其实也时而具体时而笼统。我的理解是,先由一些思想正统的人,或者有些被别人加害的人,或者自己非常看不惯某种行为和做派的人,将自己反感和排斥的人及其行为一条条地罗列出来,作为“小人”的标本。而社会上甚至我们的身边,也确实有被列入黑名单的这类人,或者某一个方面突出,或几个方面交叉重叠,或者这个事情上像小人,而另外一件事上又不像小人,又或者远看像小人,近观又不像,反之亦然。这样说来,小人或是说小人性格,并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类人的专有。譬如说前几年有一位名气很大的先生,专门作文论小人,他的理由是,研究小人是为了让大家分辨什么是小人,从而有效地防小人和抵制小人。其实这位先生是有所指的,他是将当时他的论敌都划在小人的范围内,一网打尽。但恰恰也是这位先生,其许多作为好像更像小人一些,至少,比之他的论敌,他更不像君子。
那么,关于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的争论,是不是纯乎小人之间的恶斗,倒也不完全是。只是看在一时一地,谁占据了舆论的高地和话语的优先权。判别人为小人的,自己未必就是君子,而被人判为小人的,也未必就真的是小人。如果把小人的表述换成“坏人”,有时候也一样。譬如那些站在道德高地或是权力高地的人,动辄以道德的化身苛责别人、约束别人的人,在更多的情势下,在道德品质上却完全是下三滥,经不起任何推敲,因此拥有发言权和拥有真理,绝对是两个概念。
因此毋宁说,人人都有君子的一面,同时也会有小人的一面。就靠人人都处在什么样的境地,或者什么样的语境。有些属于人的本性,无所谓好坏,但发作了并伤害到别人了,也许就是小人之为,但只在心里咒你千般坏,可行为上静坐观景台,人畜无害,你就不能说他是小人。
关于小人观有时类似于素质观,近些年来关于国人素质的分析、解剖甚至批判的声浪很高,大家都好像突然从一个早上发现,我们的整体素质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那些拿素质说话为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张目外,认识认识到自身素质不高,还真不是一件坏事。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更多的人会把素质不高来指称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中国人,比如有时候有一次我就遇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我坐公共汽车上街,上车后旁边坐着一个很壮的中年,一直跟什么人通电话,讲着他跟对方共同熟人的是非,声音大得半车人都可以听的清清楚楚。这还不算,中间他说到这样一句话:他妈的现在中国人素质太差了如何如何!——讲了一路话,骂了一路人,居然大骂中国人素质差!一个差素质的标本,居然攻击所有的中国人素质差,这就确实有些活见鬼的滑稽了。这也就普通有些被很多人背后称为小人的人,有时候却颐指气使地指责别人是小人一样。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事,有些人(也包括我们自己),发现一个发财或者升官的机会,或者仅仅因为觉得自己每事不顺时,往往除了各种公关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求道于神。阴阳请神婆卜筮算卦。几乎所有卜算的内容,大抵都有这一条:有小人(或曰遇小人,犯小人)!有时候神汉神婆甚至会指示小人所在的方位。但小人究竟是谁,则语焉不详,其实他们也不真的知道究竟谁是小人。于是神汉神婆用纸剪了小人,嘴里念念有词,让一定的时辰在一定的地点,将小人烧了,庶可逢凶化吉,获得转机。而吊诡的是,在你所不知道另一个处所,也有人正在做同样的事,而所有的仪式几乎一模一样。但其中有一点跟你有关系,他所暗中争取的目标,正是你所争取的目标!
有一次跟好友探讨这一话题,共同的认识是,很多时候,君子的对立面未必是小人,他也许刚好是跟你“犯冲”的另一个“君子”,或者说,在某一件事上,你恰巧是你所犯小人的“小人”,因为在同一件事上他“犯”你,而你何尝不正巧也在“犯”他?因此我们的共同意见是: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就是“互为小人”。
如果我们假定“小人说”是成立的,假定我们身边有很多小人,那么,小人因何而产生,小人为什么偏偏要与人过不去?
还是从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么世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小人,小人也不会跟任何人过不去,他只跟与自己有关的人过不去,换言之,他只会跟自己利益攸关的人过不去。话说小人喜欢拨弄是非,制造矛盾,但他只会在周围邻舍中挑拨是非,而不会关心千里之外的事,希拉里或者川普当美国总统总统他不管,但张三或者李四谁做他的科长他一定要管,如果他中意张三,那么李四的人品、能力、综合水平就会在他这里大打折扣,而假如张三或李四是他的直接对手,那么他就会利用一切机会传播消息,造谣中伤,唯恐天下不乱,唯恐对手不臭。
再譬如,小人喜欢在背后下功夫,尤其喜欢在上司面前说三道四,告人黑状,打击对手,抬高自己。有时候我们将那些喜欢对上司曲意逢迎、投其所好、唯上司马首是瞻的人评价为小人,更有成语将那些因获得权势而膨胀的人称为“小人得志”,小人的行为有点像电视剧里后宫的斗法,那些妃子们为了保护自己利益所实现的种种行为,简直就是“小人攻略大全”,所有今天我们所谓小人的种种,无不从可以从这些后宫缠斗中找到参照和样本。另外,我们现在看看一些中国近现代的文学作品,极其写实,譬如《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目睹二十年代中国之现状》,简直就是“小人列传”了,其中的人物及其行为,那今天有关“小人”的标准比对,极端类同又各显千秋。而我们经历过那么多的各类“革命运动”后,未见哪个是君子,敢说何人不小人了。
其实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一是,凡小人的拨弄是非,背后都有一个关乎利害的打算。二是,小人在害人的同时,自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三是,一个所谓的“君子”,在面对自己的时,也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小人”。第四,小人的得逞,往往得力于背后的靠山,也就是他的上司,没有上司的支持或者仅仅是默许、不反对,小人的本事就无法得到施展。第五,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投靠更大的靠山,小人会不惜牺牲自己曾经的靠山。等等。
但若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产生小人的几率和小人得逞的几率,会不会得到控制?我想一定是的,比如同样一个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条件都摆在大家面前,所有的要求都一目了然,在这种情况下,捣鬼也没用。既然捣鬼没用,小人也就没有了市场。同时,在这种前提下,试图借重大人物的影响力或者在上司面前捣鬼告状同样没有用。因为你的上司本身也存在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才能上位的问题,他自己面临跟你一样情况,你找他或者在他面前捣鬼也没用,于是你就不会有这种打算,别人不做或者做不了小人,你也一样,大家都不做小人,天下岂不太平乎!
当然世界上的事,不会是为这样的理想而设计,于是就有无所不在、生生不息、如影随形一般的小人存在,他们严重地困扰着“我们”——自以为君子的生活,因此无数先哲也为此大伤脑筋,说了很多告诉我们识别小人远离小人不做小人的金玉良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不一而足。如果拿这些标准来检查对照世人,试问谁敢说自己就是君子?就叫我们以为的天下第一大君子的孔夫子,李隆基作诗叹曰:“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怎么看,此“栖栖”就是彼“戚戚”,更不用说不管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神勇盖世,但他们许多作为,甚至比小人还小人,更遑论我们这些天天为三斗米奔波的蚁民呢。
对外国的情形我不知道,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分野。但他们进入人类文明的时间比我们短得多之故吧,身上还有很多野兽性,但野兽界有关君子小人的分野就不是那么分明,因此他们有关两者的区分也不严格。比如说希拉里跟川普竞争总统的职位,斗得不论多么天昏地暗,也很难设想,克林顿或者川普的家人会剪了对方模样的小纸人——妨害自己的小人,拿到背地里去烧。同样,受这种文化浸染的国家和地区,关于君子小人的区别也会模糊得多。比如在我们这里,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不被背后说,说者,说坏话也。既然背后说人就是小人之为,那么这句话也就是“谁人不被小人说,谁人背后不小人”的意思,尤其当你被别人在上司面前“小人”一下,往往都会有不好的结果。但这样的事放在比如台湾这样的地方,哪怕你把对别人的坏话拿到马英九面前说都没用,道理很简单,连马英九本人,都被报纸骂得狗血淋头呢,你还去他面前打什么小报告!而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有些出了国门的国人,到了别人的地盘上,好多平素很“小人”
的习惯,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就变淡了变没了,橘生南而橘,生北为枳,环境不同罢了。
因此,小人与否,毋宁说与文化有关,与传统有关。比如有一个传说是,即出自约翰福音里的一个故事,文士和法利赛人,将一个有淫乱行为的妇人带到耶稣面前来,说这个妇人依律应该用石头打死。 问耶稣该把她怎么样。耶稣对他们说: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听到这话, 那些人就默默地一个一个都出去了。——如果用我们的说法,也就是说,在耶稣面前无君子。但如果将这个故事拿到我们的文化背景下,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呢?那恐怕不等耶稣的话说完,男女老少早拿起石头将那个妇人砸死了——都要争先恐后证明自己是无罪的人。也就是说,换作中国人,在耶稣面前无小人。
其实呢?
完稿于2016.6.29 凌晨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