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破”的读书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喊出的名句。杜甫37岁时,困守长安,他写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求人援引。诗写得不卑不亢,直抒胸臆,吐露出对社会压制人才的悲愤不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其中的两句,说了自己年轻时的不凡。

    后人对这两句诗作过不同的解释。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的“破”字列举了三种解说。一是“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是“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是“识破万卷之理”。这三“破”,全面地反映了对“破”字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就是:突破、磨破、识破。

    所谓“突破”,就是多读而“胸罗万卷”,说旳是博览群书。

      所谓“磨破”,就是熟读而导致“书破”。极端的例子是孔子“韦编三绝”。

      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如果读书漫无目的,一味多读,不达“识破”,就如郑板桥所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三“破”的解释,有过度之嫌。如果认定万卷是个虚数、概数,一个“突破”就解释到位了。读书的数量突破、书籍磨破、意义识破其实是三位一体的。读了这万卷书,其中肯定有熟读的、细品的,肯定有深得其中三味的。一个突破,举重包轻,其他不言而喻。如坐实 “磨破”“识破”的解释,反而胶柱鼓瑟,弄巧成拙。

      不过,三“破”的诠释,不经意中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方法。对于开卷有益的书籍,我们一定要广泛涉猎,要博览群书,要有一定的、巨大的阅读数量;对于经典,一定要反复阅读,以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籍物质的破损,在所难免、亦在所不惜;而对有的书,一定要把书读薄,掌握其要义精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编者按:近期学了不少议论文,在学完《学问和智慧》后,设计了一个两个小问题,让孩子们尝试写写微信的议论性的文字。 话...
    执笔溢情阅读 4,969评论 0 0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5,011评论 9 209
  • 近段时间我读了一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深深地感到作者简直写到了我的心坎里,查了作者,是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 于...
    踏雁寻花阅读 4,239评论 0 3
  • 写写写写 文章文章文章
    小旺阅读 525评论 0 0
  • 好久没见了 什么角色呢 听着薛之谦的绅士 只是觉得感伤 其实也没什么 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了许久 直到现在还没放下罢...
    金色大街i阅读 9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