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年第一天,统计了自己2016年的时间记录,其中读书花了378小时,一共读完了61本书,平均一本书花了6.2小时。16年初定的目标是50本,算是完成了。大量阅读已经成为习惯,17年不再把读多少本书作为目标了。
回顾了自己去年读书的经历,发现有几个转变,回想起来有点意思,给大家一一道来:
一是书摘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改变,以前看书时,觉得经典和有启发的就在原文下画上线再加上批注,有一天突然发现,划线的内容早已遗忘到天边,批注也早消散在记忆中。这年头搜索信息这么方便,看书当然不是为了记忆文字,但书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如果能记录存储下来多次启发自己,岂不更好?
从此,将书摘记在印象笔记中,把一类书的书摘作为一个笔记。读纸质书时,要一个字一个字敲到手机或电脑中,如果是当当读书或京东阅读,直接复制粘贴就好。曾经问自己“既然电子书做书摘这么方便,为什么不都买电子书?”
首先是发现电子书不全,尤其是Kindle,好多书都找不到;其次,如果电子书和纸质书价格差不多,就觉得好电子书贵;还有就是用手机看电子书很费眼睛又费电的,更不要说手捧电子书阅读时没有拿一本纸质书的厚重感;最后发现,虽然一个字一个字得把书摘录入到手机或电脑里很麻烦,而且导致读完一本书时间被大幅拉长,但输入的速度慢了,大脑同时也在思考这些文字,并启发自己进行扩展思考。这样看来,这个录入摘要的时间根本不是浪费,而是大脑进行多次信息加工的过程,从此乐此不疲。
一晃到了年底,读了李参写的《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发现读书摘要多用照片存储更方便日后调用,同时一本书做一个笔记本,把摘要和照片等内容统统存在这个笔记本中,为每个笔记设置多个“标签”,将来用到时可以通过搜索标签,来迅速找到同一标签的所有内容。
只有为了高效输出的信息记录和存储方式才是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