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观点:语言是一个便宜而有效的辅助工具;很多时候,思维训练只需要改变语言习惯。我深表同意。
我想起了一个长期被家暴的女生,当别人都劝她离开“渣男”时,她总是心生怜悯,说:“他只是脾气不太好,但心不坏,难道他身上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吗?” 然后就一直深陷苦难中不能自拔。
不排除环境对她的思维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她周围的人对女性离婚的宽容度很低,导致她不敢轻离开。但关键还是出在她自己身上。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我门生活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份工作糟糕透了,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要是我有硕士学历就好了,可惜现在没时间没精力去考。”……
这是一种否定式思维模式,它会让人从内心深处否定自己,甚至通过给别人找借口推脱来否定自己。这不是善良,而是一种懦弱。
这种思维模式是消极的,那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变这种思维呢?通过改变语言习惯来改变思维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是……就好了。”
“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像这样的话,我们尽量不说,有时候在情感上说说而已,在心里上就自认为已经输了。
而有一些话我们可以经常使用,他可以有助于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并且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但……是另外一回事。”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却完全不现实。”
……
思维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它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把握它的方向,而语言是一个既便宜又有效的工具。一起来尝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