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当时的东晋格局比作一盘象棋残局,那司马元显就是横冲直撞的车,桓玄是利用司马元显的莽撞而登上帝位的炮,而刘裕,此时只是一个刚过河的马前卒,而马前卒中的马是被蹩了腿的刘牢之。
司马元显凭借刘牢之,刘裕镇压孙恩起义,自以为天下无敌,功高盖世,失去了往日的机敏聪慧,整天和一群宵小混在一起,听他们歌功颂德自己。桓玄趁朝廷忙着平灭起义,在荆州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桓玄看出来司马元显对刘牢之的轻慢,于是暗中拉拢刘牢之,刘牢之果然一介武夫想投降桓玄,刘裕苦劝不听,最终在桓玄对朝廷的战争中反水,致使司马元显战败,司马家族也从此被排斥出了权力中心。桓玄刚刚登上权力中心,担心刘牢之是自己称帝的障碍,于是就收回了刘牢之的兵权。刘牢之自知大祸临头,问计于刘裕说,你能和我齐心协力匡扶社稷吗?刘裕说,当初平灭桓玄,易如反掌。而如今桓玄当政,高门士族无不欢欣鼓舞,终于不用被司马家族所掣肘,人情归附,我也只能脱去军装,回京口老家了。
从这些小事中,可以初窥刘裕的内心活动。刘裕36岁还只是一个别部司马,和我们普通大众一样,整天按时上下班,老婆孩子热炕头。如果没有孙恩,他的才华无法得到展现,不可能有后来的故事。人的野心是慢慢增长的,当初刘裕苦劝刘牢之不要投降桓玄时,还是不想争夺天下的。后来他看出桓玄的野心,也知道了自己的机会。于是他在对刘牢之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把话说全。他知道桓玄会反,等到桓玄称帝,破坏了高门士族之间的权力分配后必然会大失民心,那时候就是揭竿而起的大好机会。然而他不告诉刘牢之这层预见,我估计是他考虑到了刘牢之在北府军中的威望,想借刀杀人除掉刘牢之为以后掌握北府兵做好准备。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秦都咸阳服徭役的时候曾见过秦始皇出游,不禁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当时的他整天去酒铺喝酒还经常赊账,没有人看好他。浑浑噩噩已入知天命的年纪,最终于47岁起兵,54岁便登基称帝。
刘秀年轻也说过,为官莫若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虽为皇族后裔,受到王莽排挤,生活条件艰苦甚至不如小康家庭,阴家擅长医术是当地大户,刘秀根本高攀不上却敢说出心里话。29岁那年,王莽大军四十二万人包围数千绿林军,刘秀带领18人突出重围,又率领三万援军大败王莽。追随他的阴氏兄弟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他当他的原配。注意是原配,也就是说在古代弱冠就已经结婚生子的时代,刘秀而立之年才娶到第一个妻子,而这个人就是他口中所念,心中所想的阴丽华。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小时候曾说,我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然而自入士以来,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几无容身之地。46岁时依附刘表得遇诸葛孔明,卧龙献出师表,53岁时就入益州,克成都奠定蜀汉基业。
历史何其相似,史料记载刘裕好出大言,喜欢吹牛,还嗜好赌博。36岁时还只是别部司马混日子,41岁便因桓玄称帝而趁机起兵讨伐,仅仅一个多月便击败世家大族出生的桓玄,作为桓温之子的桓玄,因为遇到了刘裕这个对手,使得自己家族在桓温建立起来的权势地位全部灰飞烟灭,整个家族也遭到了残忍毒杀,几乎消失殆尽。刘裕本人也于56岁时,最终称帝。
纵观这四位伟大的皇帝,他们统一的特征就是年少有大志,家庭贫困生活艰难。然而机会一来,立刻揭竿而起,迅速成功。尤其是刘秀的娶妻当如阴丽华,更体现了大丈夫的言必行行必果,彰显了一代帝王风范。
反观桓玄,其好大喜功,虽然勇猛有武力、沉毅有智谋。可是其心胸狭窄,见识短浅。他一旦知道谁家有宝物,就去谁家与他赌博。试问谁敢赢皇帝?如此搜集得来的珍宝他贮藏在一艘大船上,下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桓玄回答,局势诡谲多变,万一发生战乱也好运走。臣下忍不住暗笑,于是左右渐渐有人轻视桓玄。
桓玄自己还特别不自信,尤其忌惮刘裕,曾经派人问他能不能皇帝。刘裕巴不得他当皇帝好找理由造反呢于是大力赞扬桓玄,使得桓玄对刘裕放下心来。
于是,刘裕回到京口潜伏起来,像猎豹蹲在草丛里一样,等待着猎物松懈得以捕杀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