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是否已经有00后的产品经理/研发/设计...了呢?
打开微博热搜,发现这届00后好刚,从来不惯着谁:
要陪客户和领导喝酒应酬?不干了!
加班没有加班费?不干了!
被领导PUA?不干了!
……
但是问问身边的00后同事,却有微妙的差别:
内心再怎么重拳出击,表面也依旧笑嘻嘻;
微信里置顶的都是工作群,表情包里有10个不同的谢谢和20种对不起,以便随时选用;
不管给同事发什么消息,都先谨慎地在文件传输助手里编辑好,自审一遍;
……
同时很多已经迈入职场的00后更担心的是这股风潮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而且墨墨姐后台每天也会收到不同的留言,想获得一些建议:
墨墨姐,我是今年刚入职的产品经理,感觉我现在天天只是画原型、写文档,感觉好没意思啊,该怎么样才能提升自己呢?
夯实原型设计
定位用户需求
不要觉得画原型是枯燥无味的,在原型设计时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例如:我想让用户在这个界面做什么,用户想在这个界面做什么?这个功能想解决用户什么问题,用户想通过这个功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个功能和我的定位相符合吗?会影响我的主流业务吗?
选择适合的原型设计工具,例如墨刀,可以帮助产品经理快速掌握基础技能,而且好用的工具能让各位留出更多的时间思考产品背后的逻辑!
初入产品经理的新人,收集到需求之后,就开始设计方案规划产品,完全忽略了分析需求这一环节。这样设计出的产品基本不会得到用户的欢迎,反而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构建产品思维
统筹项目管理
当你从用户身上直接挖掘需求,通过用户调研、用户反馈、数据面板分析、竞品分析等途径获取,现在你拿到手上的都是“一手需求”。
接下来产品经理就需要对这些“一手需求”进行筛选,判断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择优去重、去伪存真。然后再将筛选出来的需求,进行评审,与技术沟通研发时间,设置优先级排期等一系列操作,保证需求落地。
在这个过程中,深挖用户真正的需求想法,能帮助你界定需求,锻炼更加宏观的产品思维能力。
当然,如果不清楚自己具体需要做什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大胆地问出来。
给各位分享一个资深刀友在多年的工作中一直坚持的两件事:
“1、对文档的整理。其实学过PMP的同学应该都了解,在敏捷管理里面,可用的产品大于完整的文档,我的文档命名规范一般是【类型】文件名-时间-版本-作者。
2、对于所有的原型图和设计稿的变更都有修改记录可查,有时候会遇到设计稿原型图等等多次修改的客户,每一次的修改都进行记录并且及时更新,难免有几次就忘记了修改内容,如果本次设计稿需要待定的修改,也一并记录,备注待定,这样能很好的查看到本次设计稿的所有修改变动和待定的修改。”
不知道各位资深产品经理是如何看待新人产品经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