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责自负
父亲已年逾九旬,两个多月前的一场大病后,我的生活重心便转向了陪伴与照料。每次陪老人出门,总能收获路人的目光——有真诚赞许的,也有意味深长的。
这场景常让我想起当年推着婴儿车带孩子晒太阳的时光。那时从没有人夸我"慈爱",更无人揣测我养育孩子是为了将来图利。社会似乎默认:父母养育子女是天经地义,而子女反哺父母却成了需要表彰的美德。
人生就像一场轮回,我们在起点和终点同样需要倚仗他人的臂膀。可这个轮回里藏着吊诡的刻度:《二十四孝》被奉为经典,却鲜见"二十四慈"的典籍传世。父母之爱如江河奔涌被视为天性,子女之爱似溪流回返却要立碑作传。
潮汕俚语"惜落顺势,惜起倒替"道尽了这人情世故的微妙。向下施爱如顺水行舟,向上反哺却似逆风执炬。我们歌颂反哺的艰难,却忘了当初哺育的艰辛;我们强调孝道可贵,却将亲情本该有的双向流动,割裂成了单方面的道德标杆。
或许真正的亲情,本就不该用"应该"与"高尚"来区分。当生命的两端都能被温柔以待,当付出与回馈都自然如呼吸,才是人性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