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文化环境的原因,发现个人很难肯定自己,哪怕心里知道自己是正确的,是对的,是优秀的,仍很难对自己进行肯定。倒像是被某种“文化符号”诅咒了。譬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又比如“谦虚”、“谦逊”、“虚心”或“低调”。于是,自然会有一些钻研“小私小道”的人开始巴结、讨好、吹捧,然后众人抬轿子。如此,就不用自己肯定自己了,同时又达到了更多且更好的效果。很难拒绝吧?我真想问一问我父亲这个问题。
倒不是说他被多少人吹捧过,而是他老是把别人的吹捧挂在嘴边。倒像是在说——你看别人多有眼光!你看不是我自夸、自吹,而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讲真的,要不是他只是用“别人”去代称,我真挺好奇能夸他、愿意吹他的人都是啥样子的。就什么人、什么眼光啊!我是说,心得有多脏啊!
倒不是说夸奖一个人如何不好,或承认别人优秀很难,也可能在某些方面他确实做得好,但我所知道的是,那些会夸他的人多半都不是熟人,都是一些不知内情、接触不多、了解不多,甚至是初次打交道的人。我是最了解他的“演技”了,一度我觉得他是“表演型人格”。
就说他挺好面子吧,他好像又不知道尴尬是什么;你说他不好面子吧,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他都觉得是喊他或者说他来着;你说他要面子吧,衣服永远邋邋遢遢,尤其是“领子”内翻、转折、看着都不舒服,他也丝毫不在意;可你说他不要面子,要是谁不是亲自叫他去,尤其是请客之类的,他直接就赌气不去了……大概也只有我最清楚他是如何难以打交道了吧。
比如前段时间,我把电动车钥匙收起来了,然后他自己的摩托车轮胎坏了一个。后面怎么处理的我也不知道,不过当天下午他就把摩托车骑回来了。后来,我堂姐发语音问我摩托车轮胎的型号,我才知道原来他打电话问我堂姐了。这种事儿倒也常见,要是有什么朋友或亲戚在什么公司就职或开了家什么店,图个省事和方便一般都是找更熟的人嘛。至于是不是“杀熟”?这种就不得而知了。我堂姐夫就是在县城卖摩托车的,当然也懂维修之类的。他会问完全理解,只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这边刚问完,马上就找了家维修店把轮胎换了,关键是他还一点没有觉得应该说一声。就说,既然决定找维修店干嘛要多此一举呢?后面离谱的事儿来了,我堂姐这边问了型号,我也知道他换了轮胎,我就跟他说了一声,结果他倒好,一副理所当然的姿态——“我没时间等!”——问题难道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要问,既然问了然后也换好了又不给打声招呼,这算什么事儿啊?关键是那边我堂姐还挺当回事儿的,又是问型号,又是叫我拍照,还解释了一番。
当时我挺尴尬的。虽然我知道他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但我做事一般都有头有尾,如果计划有变,我也会提前打好招呼,若是临时变动,也会在第一时间告知对方。所以,就很多时候确实,我觉得一个人“懂得多”或者“经历得多”,就挺“吃亏”的。因为你可能很容易想到别人会怎么反应,然后更多地替对方着想,就这种事其实也挺尴尬的。
我就遇到过好几次。我虽然请求帮忙,但是对方压根没当回事儿,当我找到别的办法了反馈到对方,结果发现对方压根不记得了。关键是,我还知道这其实是正常的,尤其是什么呢?可能很久以后,我自己都忘了,结果对方又记起来了,并且把这事给办好了,偏偏我早就完成了,这也挺尴尬的。就挺复杂的吧——如果是我父亲这种方式,大家可能都会相对自在些,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处理或不处理,什么时候处理,又或干脆就不予理会。毕竟,我父亲本身就记性不好,喝个酒什么的可能压根就都忘了。
所以,一般情况我都是提倡说自己先把自己能做的先做了,然后再去想办法,去找人,去花钱,去搜集相关知识或去学习。
就咋说呢?因为我父亲是这样的人,我就很难做到说去指望谁。毕竟,自己的大人都指望不上,还是对方完全可以做到的那种,但就是指望不上,完全不当回事儿。而我在这方面其实和父亲也挺像的,我主要是指如果有所指望或者有所期待的话,就很容易把事情想得很美。关键吧,之所以会这么想,了解的都是那种比较专业、高端的,唯独没想过自己的条件和需要。然后是找的人或资源,就压根没那条件,或者说一般人都是按照常识、常理甚至常用的标准去做事的,如此就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偏偏是你又叫人帮忙了,别人也确实做了,只是结果并不让自己满意,可好歹它能用啊,甚至大家都是用它,那你总不好意思说“我不想要了”或干脆就直接说“我想要的是别的类型的”……这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呗。
如此,干脆就自己去找,去了解,去接触,并且去接受这种落差,也接受现实呗。当然,就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是说以我的条件来说,我也没多大的指望,就像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便宜没好货”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便宜嘛,再就是满足基本的需要是没有问题的。通常这种时候,我都会安慰自己,等自己条件好了再换呗。
可往往是什么呢?就是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偏偏耐用得很。就虽然可能不是多好用,或多实用,但能用且耐用,关键还不是什么都没付出对吧,就反正挺别扭的。我是说,可能有条件能买新的了,但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旧的,就勉强先用着吧,关键吧,还用得挺差劲的,就左右为难呗。
当然,后来我就学乖了,不贪便宜了。但其实结果也没差,就可能花冤枉钱呗,被“大冤种”呗,交智商税嘛。尤其是一些外观很漂亮的,细节做得很精致的那种,就很容易磕磕碰碰给搞得“强迫症”有点受不了。所以,到了现在,我买东西就开始注重“简约”(不要花里胡哨的,不要那种细节很多的,不要那种功能很全的),找“经典款”,注重价格不能太低(太高我也消费不起)。就虽然不太好看,不太便宜,还没那么多功能,但是贵在实用,好用,耐用啊!还有就是不怕它坏,不心疼,也不容易紧张(因太过漂亮而小心翼翼)。
其实,这和我的“择偶观”也挺类似的:太漂亮的我压根就不心动,不敢拥有;太精致的,我感觉配不上,要不起;太智慧的,虽然我也自觉不笨但好像没必要玩脑筋,很累的;太傻的,我压根不喜欢支配人或控制谁又或占有谁,关键我还不喜欢“教人”,就没必要……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行了呗。所以,我之前应该说过,我基本没啥要求,要说有大概就是独立、有主见,这样就行了。甚至于,什么年龄,什么外貌,什么脾气,什么性格,什么学历,什么修养……拜托,就是过生活,过日子,你要这些玩意儿干嘛呢?自己那么在乎那就自己先拥有呗。你有了相应的条件,你自然可以找到相应的圈子,继而结识到相应的人?反正,我是对这些真没什么要求。在我看来,更多的可能就是:放过自己,允许她是她。
就讲真的,像我父亲这种“奇葩”就还挺与众不同的吧?就像我说的,虽然作为家人他可能挺“失责”的,但是无论作为陌生人还是朋友什么的,就不是羁绊那么深的那种,或不指望他什么的,就没期望的那种,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倒是挺“热闹”的——不怕尴尬,不怕冷场。
就像你的学习成绩好你不用理他,你的学习成绩差你也不用理会成绩有他垫底呢。就更容易放松、自在?我不知道。
不过,这点倒是不少朋友反映过,说和我待在一起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毕竟,我没啥工作,没啥一技之长,没啥钱,还没啥特别的追求,也懒,也没啥常识,还没啥见识,但我不否认他人,我不眼红他人,我甚至都不怎么“管”他人,如果要我说点什么,我也能侃侃而谈,就都不太当真呗。要认真分析,我也能很轻易就说出个“一、二、三”……
可能恰恰就是因为这种“亲密关系”,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也确实没和谁真正地亲近过。他个性要强,也多少有点张扬,关键吧还乖张,就无论是正常人还是不太正常的,都很难与之契合。虽然说,找他的朋友挺多,然而这种朋友,说好听点是朋友,更多的也不过就是经常凑在一起喝酒,一起吹牛,还有就是曾经一起共事过。反正现在还能一起共事的压根没有。我怀疑那些“朋友”就是想找个地儿,不想被“家人”管着,想清净会儿,或想喝点酒啥的……毕竟,作为家人还是多少会“拘束”些,会担心,而他们也都理解、体谅,不想他们担心。尤其是不想争吵吧?也不想让家人寒心?
反正现在我也理解了,他没有的,我如何奢望呢?他自己都没有,怎么可能给得出来呢!他又不在乎自己,他也没担心过家人,更别提在乎家人,或不让家人担心。
所以,很多时候我看不惯他是因为什么呢?近段时间我就一直在想。
可能是因为和大地亲近的缘故吧,我是说,不劳而获不应该被鼓励的,更不该“助纣为虐”,而他的行为近乎“无私”,就老是请人家喝酒什么的,也不怕出事,而我知道如果醉酒出事,作为邀请人是要承担责任的,再就是我也确实心疼他的“酒”(钱),还有就是但凡和朋友喝,他就“烂醉”,多少有些恻隐之心吧。我是说,就显得我里外不是人。朋友来了,热情、大方、好客,这都没问题,喝酒也没问题,但如果自己身体不行,如果自己不加节制,如果频次太高,总归觉得有些“过分”。
再就是呢,因为我很清楚就算付出也不见得有回报。大地是这样告诉作物的,看天气啊,看水啊,还看害虫啊,土壤啊,化肥啊等等,就确实不容易。而他这种付出,我却感受到他的朋友并没有相应地回报过。人家多聪明啊,只有他像个傻子一样。就多少会有些“自私”的想法吧,还是希望他能对自己好一些,多留给自己多一些钱也好,酒也好,时间或休息都好。就要学会适可而止啊!
然后是,他老是这也不在乎那也不在乎,可作为家人还是会担心,会有所在乎,就很容易倾斜啊。本就资源有限,钱有限,时间有限。很多事他不去做可能就只能等他,很多事他不在乎但它又确实需要,偏偏买来了又不珍惜,就还是会心疼自己的付出,不是怕他用,而是怕破坏啊。
还有就是一大堆的琐事,我觉得麻烦,我守护自己的“自由”,我知道琐事虽然养我们的命,但它同时何尝不是在消耗我们呢?我是说,种菜也好,养鱼也罢,又或翻土,种水果,割草喂鱼,乃至于接水之类的,如果在这些方面花太多时间,那么留给自己的时间,尤其是成长和发现机会的时间,就变得微乎其微了。如果非得压榨休息时间的话,又要考虑到身体。再就是花钱无度,真遇到事儿又少不了钱,偏偏家里又没什么钱,就那种压力、焦虑和不安,包括不确定性,真的很吓人啊!
是,他年纪大了,都可以不管,随时可以撒手,可我们呢?母亲和他相差差不多一轮啊,我和母亲相差二十岁,妹妹和我相差也挺大的,我就“横”在中间,我自然感觉到上不上、下不下的,就挺煎熬的。我既不想重蹈他的覆辙,我又要自己找出路,我还多少得兼顾一下家里,就我能怎么不多想呢?
当然,也确实要求不了什么,更不该期待什么,甚至于只要顾好自己,然后相信各自安好。可讲真的,就算我不去想,问题就不会来了吗?而且,我并不想逃避啊。再就是,我还是有点“野心”,想改善生活,想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想去追求一下财富,追求一些精神层次的洗礼,尤其是多一些勇敢和自信。
所以,对于父亲对我的批评,我确实懒得解释。我是说,我在尽量“分割”,避免被影响,避免被干扰,甚至尽可能地忙着“赶路”,找出路,找方向,找机会,也追寻未来的脚步。
以上,祝大家未来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