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这五个字的瞬间纠结了一下,“三人行,不行”或是“三人,行不行”?这个问题,看到后来便会恍然大悟。其实这是很直白的一个作品题目,两男一女,挑战三人饰演三十来个角色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做到。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拐弯抹角,或朦胧诗意。演员们用实力和体力告诉我们,三人,行!
因为段落相对独立,所以每个故事也有着自己不同于前后的风格。挑几处印象深刻的说:
前面职场的那段戏,本是最没有新意的一段,无论是办公室里各自心怀鬼胎的角色设置,还是以灯光与定格设计的出戏入戏,都在意料之中不太会有惊喜。各人颈上的项圈寓意倒是稍有意思,声嘶力竭想要摆脱束缚,却又乖乖地生活在牵引之下。如果前面这个表达不太明显,后面三人以犬语交流了相当一会儿,这之间有段阶梯状台词大约容易令人印象深刻:在台北,像狗一样生活着挺好;在台北,苟活着挺好;台北的狗活得挺好……这种文字梗,如果放在脱口秀表演里,大约又要“扣钱”了,但是用在舞台剧台本里,便多了喜剧特色。
职场三人的剧情,从办公室转到麻将桌,又转到自驾夜游,驾车这段,三人的对话、座位、转弯……形体表达与节奏更加有些现代手法的特点,不知道是否三十年前就设计如此,觉得表演到这里,开始有点好看起来。
中间一小段,广播剧式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段表演很明显地感受到故事的时代感。三个人,三个高脚凳,没有夸张的肢体和声嘶力竭的讲述,实在是很舒服,尤其是两位男演员中间加入的器乐生效,恰到好处。导演说,这次花了很大心思去做本地化的改变,其中去除了部分闽南话的表演,如果可以不负责任地猜想一下,大约就是这一段吧。
很多作品到各处演出时,都会想要加上些本地的元素。但久而久之,大家已经习惯了一些网络语言或本地梗,做一些很浅层的融合其实未必能起到贴近观众的效果。
作为一部作品的台词而言,北京的东四地铁站和台北的东湖地铁站在观众听来,这几个字可能并无差别,但口音会。所以一方面说是台北的故事,一方面夹杂着北京的元素,还是会有些出戏。或者不如职场那里就直接让故事发生在北京呢,只把回到过去那段情感故事放在台北其实也不冲突。
后面车祸这段,时间最久,人物角色最多(虽然依旧只有三位演员),最辛苦,最热闹,也是最棒的一段。并不是所有经历了时间还有生命的作品都能称之为经典。不同年代,从台湾到大陆,《三人行不行》也面对着很大的挑战。有人说这部戏“表演教科书”的口碑过誉了,或许是宣传需要,或许也是更多对李国修老师的怀念与尊敬,但不得不承认这一场下来是十分考验演技的。如果说喜剧的表现有一些高级的形式,后面车祸这一部分,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可以讨论的案例。吵闹本身并不高级,高级的是,这里演员在变化角色时没有暗场,就在你面前,不停地变换装扮、重复人物代表性的动作,然后用一个无可奈何的剧情将这些动作串起来,使之再反复,并且加速(控制节奏),甚至将角色快速转换设计成了剧中剧外的一个调戏手法,将一位演员折腾几轮之后,用剧中的角色拎出来,再反过来折腾另外一位(谁还不是身兼数职了,洋洋得意之复仇微笑.jpg)。喜剧很多时候比悲剧要难做,这种幽默手法其实也不是没有被用过,我甚至前不久在马修·伯恩男版《天鹅湖》里也看到了一点点类似的影子。
相比之下,假发戴上摘下,标准动作冲刺扑下做死尸,醉倒在地翘起还要晃两晃的脚……这些标志性小动作都会引人发笑,但可贵的是这背后的反复手法和节奏控制,才是幽默的着力点,让这里的“搞笑”不那么肤浅,不那么俗气。
一场下来,已经是满头大汗,而最后谢幕又用一段超嗨的说唱,来讲述这部戏从诞生到现在的经历,三位演员着实辛苦了。毋庸置疑,《三人行不行》是一部极佳的表演实验作业,可以在适当的阶段去考验演员“行不行”。
也许这部作品要跨越时间空间生存下去,依然要面对很大挑战和观众们欣赏习惯的矛盾,但这个莫名有磁力的结尾,仿佛大家默契地盖下一戳:三人行,喜剧也行。这种感觉,大约得是一台值得深入体验和探讨的戏,才能带给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