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岔爹爹死的时候才56岁,那天下着小雨,天空灰蒙蒙的就像岔爹爹床头挂的墨画。
岔爹爹不是村里最老的人,却是最有地位的人,岔爹爹没有后代,待在村里的青年、老人早几天就帮着在处理后事,等入土那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也都赶了回来。那是我记忆中最后一次在村里见到那么多人了。
岔爹爹从前当了几十年村长,那时候制度不严,一个村长的名头担着村里全部的责,村里没有几个人是没有受过岔爹爹好处的,后来他退了位,也仍然受到大家尊敬。管管后勤,管管家务事,不是掌门人了,倒愈发像个长老。我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就在岔爹爹开的学堂里读书,他是那般时髦的人,向上头申请,弄了两个支教的学生教我们英语,自己也跟着在课堂一起学,水平也不差哩。
奶奶告诉我,岔爹爹年轻时候是最后一批民兵队长,拿过枪的,可威风了,领着一排小兵在稻场训练,路过的去河边洗衣服的姑娘们都看直了眼。可是岔爹爹谁也不喜欢,就喜欢村里文艺团唱花旦的小姑娘。文艺团不用干农活,平日里就排排节目,逢年过节或者办了重大活动就去表演,也跑去别的村子演,赚赚外快。奶奶说,那时候隔壁村的书记也看上了小花旦,岔爹爹不服气去找人打了一架,后来得知这是书记不仅是个大学生,文化人下乡里来做支援,还是个有背景的主,于是岔爹爹被撤了队长的职。可是因祸得福,岔爹爹这一架就把小花旦娶进了门,成了岔奶奶。
忘记说了,岔爹爹之所以叫岔爹爹,是因为他热心,老爱往人家里跑,问问你家日子过得顺吗,问问他家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难处,乡里人笑骂他是个岔巴子,后来叫开了,长辈们叫他老岔,我们小辈尊称他为岔爹爹。
小时候我们都爱和岔爹爹玩,我说了,他是个时髦的人,他那里总是有去镇上买的新鲜玩意儿,收音机,连环画,还有印着大美女的画纸,以前看着觉得喜欢又害羞,后来我才知道那叫海报。岔爹爹就是这样,爱带我们小孩儿玩的老小孩。
02
只是,那件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真正的笑过了。
岔爹爹50岁生日的时候,全村一起给他办了个酒席,每家每户搬出桌子来摆在一道,带着些自家的酒菜一拼,就是个大席了。本来热热闹闹的,岔奶奶还出来给大家亮了一嗓子,如十八年华时娇女的婉转吟唱,媚眼如丝声声入耳。欢笑声过后,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连鸡都还没醒,岔爹爹一声惊呼,惊醒了全村,惊醒了打鸣的公鸡,惊醒了没醒的老天。我只记得爷爷连忙从床上爬起来出了门,外面也有不少大人匆匆赶去的脚步声。后来,再见岔爹爹是在岔奶奶的葬礼上,前两天才到知命之年的岔爹爹一夜白头,真正的知了天命了。
这以后的岔爹爹会坐在门边吸一口闷烟,没了以前走街串巷的兴致,偶尔来些人家扯着些家长里短,眼神里却像丢了魂一般。岔爹爹说他这辈子没多大成就,离开了岔奶奶连饭都不会做了。平时日子也过得闲散,只是这一走吧,总觉得落下了什么一样。
白了头的岔爹爹再也没笑过,大家敬重他,平时多少帮衬点,这样过了六年。那天正下着蒙蒙的小雨,我家三爹拎着条大鱼想去找岔爹爹喝杯小酒,叫了一会没人应便推门进去,只见岔爹爹已安详的躺在床上,手里攥着岔奶奶的照片。全村人跟丢失了主心骨一样忙碌起来,我也赶着回家帮持,仿佛这是最后一次集会,下着小雨,大家都带着肃穆的表情见了岔爹爹最后一面。送走了岔爹爹,仿佛也像缺失了些什么一般。
03
再后来啊,,农村渐渐失去了农的味道。
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外出打拼,带走了小毛孩儿,留下老人们看家,也没什么人做农活儿了。老人们无聊,白天互相串串门子,晚上早早的就各自回家睡了,日子无趣得很。后来我把爷爷奶奶也接了出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后来连过年回去祭祖都烧不起来烟火气。
我最后一次回老家,是在我家三爹去的时候,家里回农村办了大会,按理是要请全村人来的,只是和三爹同辈的老人也不剩几个了,来的客人也都赶着场子似的,卡着点来,卡着点走,互相也不那么亲近了。下葬的时候我看到坟场最后头的位置,岔爹爹和岔奶奶还是安详的靠在一起。好像很多年前,学堂里下课了,岔爹爹教我们跳毽子,岔奶奶端出来一大碗糖醋水分给我们喝,然后和岔爹爹并排坐着,看着我们玩闹,眉眼里都带着笑。
以后的日子里,你还会不会记得,有个人那样威风像个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