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斯宾诺莎深受笛卡尔影响,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方法论,和对哲学主要问题的选择都深深影响了斯宾诺莎,但是,显然,斯宾诺莎有着自己的原创性。他们共同成为了大陆理性主义的代言人。
这里主要谈一谈斯宾诺莎的方法论。
一
首先,与笛卡尔一样,斯宾诺莎认为我们遵循几何学的方法就能获得关于实在的精确知识。这一方法的基本形式由笛卡尔创立,他希望从各种第一原理出发,推演出全部知识内容。斯宾诺莎则对各种原理和公理进行了一个高度系统化的整理。这里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依据斯宾诺莎和笛卡尔,我们关于世界的理论、关于人的理论都能够被推演出来。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斯宾诺莎和霍布斯尽管在社会契约、自然状态等方面有很大相似,但其差异同样是根本的。其中之一,或者说比较根本的差异之一就是方法论。
霍布斯认为,从公理中引出许多彼此一贯的结论是有可能的,但是公理本身却只不过是任意的定义,并不能告诉我们关于实在、真实世界的什么东西。
而斯宾诺莎认为,定义怎么能是任意的呢?斯宾诺莎和笛卡尔一样,相信我们的理性有能力形成反映事物真实本性的观念。
基于斯宾诺莎的定义是真的,那么对真观念或真定义的系统的表现,就能够提供一副世界的真实图景。观念的秩序和关联,与事物的秩序和关联是一样的。斯宾诺莎的这一方面常被称为唯物主义,但是霍布斯也会被称为唯物主义,但是我们看到两者是不同的,斯宾诺莎深受笛卡尔的影响,而霍布斯,则是深受唯名论的影响。
以上所述,大致可以总结两点,第一,是斯宾诺莎对推演的重视,第二,是斯宾诺莎认为人们的观念是能够真实反映事物本性的。这两点背后是对人的几何理性的推崇。
二
这个世界的事物无疑是有其真实秩序的(这些都与唯名论相悖),因此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的真实秩序,就需要遵守这种秩序的规则。【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考察原因的原因,然后才能考察原因,最后考察原因的结果,要按照顺序进行。】故而,彼时人们认为事物的本性与上帝相关,那就需要先考察上帝。
在这里,斯宾诺莎还批评了培根的实验观察以及归纳总结的方法。【显然,培根颠倒了顺序。】
此外,斯宾诺莎也有异于托马斯·阿奎纳的方法,阿奎纳会通过分析我们对事物和人的日常经验的本性来为上帝存在说明理由。
最后,斯宾诺莎也拒绝了笛卡尔的方法,笛卡尔从他自己的存在和“我思,故我在”的公式出发,推演出他的哲学的其他部分。
斯宾诺莎有别于上述三人的方法的重点在于,斯宾诺莎认为,在事物的真实本性中,上帝是先于其他事物的,因此必须首先阐述关于上帝的观念,关于上帝的观念其后又会影响我们所引出的关于人的本性、行为的方式的观念和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