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道这部电影最后会成为这般模样,我倒宁愿它永远封困在书本里,从未活过。
最开始看《寻找罗麦》的动机其实是不纯的。因为逃避一个之前写到一半的沉重话题,我开始在全网搜一些能让我痛快吐槽的电影,至少,不要让我越写越痛苦压抑,写了九百字删了无数段都开不了口直切主题。
然后,我就后悔了。我真的很想问一句,全程凹造型的男主,这80分钟的剧情里,你从北京到西藏,从巴黎到普罗旺斯,你究竟找到了什么?旅游风光MV大奖赛的奖金吗?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确实是让很多人关注的。作为一个成功官方立项,拿到了绿底龙标的所谓多元文化题材影片,不知道多少平权人士一度为其鼓与呼。我也曾经几次去追踪电影的进度,一度觉得会对韩庚路转粉。结果么,还要什么结果?都拿到龙标了还不够么?
……
呵呵。
前期对于所谓“同性题材”的大肆炒作,使得关注电影真正剧情的人可能还没有关注电影题材噱头的一半。但最后也没有让这一帮人失望。因为这部电影——果然是一部连剧情片都称不上的电影。就如同题目《寻找罗麦》一样,“寻找”这一个词是电影的绝对的主角。在整部影片里,塞满了主角去西藏寻找罗麦的种种过程,似乎事项表达一种重要的是寻找本身的意义和对自我的审视,而不是原因和结果。寻找的是谁,为什么寻找他,乃至于这个“他”是你的罗麦还是我的阿红,其实都无甚差别。
客观来说,这并不失为一个影片思想的立足点。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于过程的种种哲思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乐于探讨与产生共鸣的。尤其是在浮躁焦虑的当下,如果你能够表达出你对“寻找”这一过程本身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也就能冲淡对于“寻找”的结果缺失的焦虑,形成一种慰藉。这种慰藉所形成的共鸣将极为可怕,乃至于将影片推上神坛。
但是很遗憾,看完这部电影,几乎让我无法从它的叙述本身引发任何有价值的思考,乃至于无话可说。一眼看穿头尾的情节,除了最开头对于因车祸导致罗麦去西藏部分的情节略有价值之外,本片贯穿头尾的双线并行插叙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文艺片喜欢上了这种非线性的剪辑方式,也不知道是真的有什么非如此不可的独特匠心,还是纯粹觉得这样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线条打乱重组,就真的能拍出一朵花来。或者说,这些导演们相信,只要他们把一件事情发生的顺序打乱,就能够真的产生出悬念,就能把去西藏体验“男友去哪儿”和去法国带男友骨灰“落叶归根”拍成一部悬疑片?
对,悬疑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悬疑片。整部影片其实不是男主在寻找罗麦,而是我们在寻找理论上应该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导演的 。
……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