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娃坚持要求出去坐鸭子,就是小区门口那种塞一款钱,然后会有音乐摇动起来的车子。于是,带着他,去满足他这个小小的需求。
前一天,他因为看到小区其他小朋友的电动汽车想玩,可是人家不同意而被我抱回家。于是他哭得稀里哗啦,我被弄得心情也很差,结果他哭着跟我说:“我很喜欢方向盘。”那一刻,我明白了他真实的需求,所以当他今天要求去坐这样的电动玩具时,我明白了他喜欢方向盘。
今天,给他多带了几个硬币,打算让他多玩一会。他一块一块地往里面塞钱,车子摇动起来,他兴奋地转动着方向盘,一脸的喜悦和满足。
听着耳边的音乐,我望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想到了今天看到的钱儿妈的文章,以及前几天看的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视频,顿时陷入了沉思。
有多少时候,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忘记了“以人为本”,而陷入了“以物为本”的陷进。检视自己的行为,又有是真的做到“以人为本”呢?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生存、需求、发展、价值视为最重要的。然而,时不时地,我们同意以物为关注的焦点,会将物的价值超越人的价值。不是么?
当你嫌孩子弄脏衣服而阻止他玩耍时;当你因为他的好奇而弄坏贵重的物品而暴跳如雷时;当你不顾他的感受拼命给他报班时……是不是都是陷入了“以物为本”的思想中,这种物,可能是真实的物,也可能是虚拟的物,比如虚荣心、权力、地位。
很多年前,听心理学家张怡筠讲一个故事,大意是她和朋友想吃一种小吃出去,结果撞坏了车子。那么这个小吃还吃不吃?如果是我,肯定很懊恼,还吃什么呢?但是她就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处理了车的事情,然后好吃的还是吃。这看似是一种好心态,极强的自我情绪调节,但是我觉得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验,不因为物的问题而抹掉人的需求,不将物的价值凌驾于人的价值。
生活中,不同的焦点决定了不同的态度。断舍离中的核心理念是把对物的关注转换为对人的关注。当决定是否需要一件物品时,不是以它是否有价值,扔掉是否可惜为标准,而是问问自己,现在的自己是否需要它?它是否让自己感到舒适?
如果你把人放在第一位,就会像钱儿妈一样,当看到孩子穿了一天的袜子就破的不行时,不是马上对他发一顿火,而是去发现原来是孩子在学习活动地特别多;当你看到孩子的调皮捣蛋、面对孩子的各种找麻烦时,会去静静体会他的真实需求。你会在各种看似让你哭笑不得的场景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你会更加注重孩子精神品质的培养,而不再是一味地给他最好的吃穿住行。
很久以前,觉得“以人为本”这四个字如同口号一般,喊喊就过去,如今却发现一种思想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思想,具有广泛的运用领域,正如现在渐渐明白了它在育儿领域的运用。
若以这个点为观察切入点,那么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番发现?嗯,可以多多收集生活中的案例,然后用这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