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努力成为一名DA认证讲师

天津滨海新区  李树海

2003年9月6日,我在南开大学的一家校园里的小书店购买了左边这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与后来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同一本德鲁克先生的经典著作(应该是1985年首次出版)。那个阶段,因为刚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没有读懂。最近几年,才逐渐意识到这本书很重要,也非常经典。

2005年10月22日,我在北京王府井图书大厦,购买机械工业出版社《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下图中)。之前,在2003年,我幸运得到一本《有效的管理者》(下图左),是另一个版本,内容是一致的,只是书的译名不同。后来,2009年参加油田公司培训,又发过一本(下图右)。目前,我收藏了不同版本的六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也是自己阅读次数较多的一本德鲁克先生的经典著作。

2008年至2012年这个阶段,自己通过两次国家执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先后获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和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这几年,不断购买收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德鲁克著作(中文珍藏版)和解读系列(黑色书皮)。

2012年到2017年,连续六年承担油田公司矿区事业部兼职培训师,为油田物业管理人员讲授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德鲁克的七堂人生课》,非常受欢迎。

2018年3月19日,我第一次走进北京彼得德鲁克研修学院,参加企业家博雅管理同修营经典面授课程。那次课程为期两天,是赵华老师主讲的《德鲁克经典五问》。学院的微信公众号,我应该在2014年开始关注,一直期待有机会参加学院的面授课程,终于在2018年得以实现。

2018年5月7日,我幸运参加北京博雅沙龙,第二次走进北京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大教室,第一次现场聆听学院创办人邵先生的演讲。邵先生演讲的题目是《功能正常的社会与博雅管理》,后来成为新版《德鲁克全集》的推荐序。

2018年7月24日,我有机会第二次见到邵先生,在沐悦老师组织的北京博雅沙龙上,邵先生分享了关于创新的感悟。

2018年的7月,8月,11月,我又参加了企业家博雅管理同修营三次经典面授课程,分别由刘建山老师,杜绍基老师,和申适维老师讲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论领导力》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2018年11月18日,我第一次参加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有机会第三次现场聆听邵先生的演讲。

2019年3月26日,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邵先生组织博雅管理实践TTT一期学员研讨,顺波院长邀请我参加旁听,这是我第四次有机会现场聆听邵先生分享。邵先生对博雅管理实践TTT课程结构进行细致解读。

2019年4月1日,北京博雅沙龙,我第五次见到邵先生。

2019年3月和5月,我又参加了两次博雅管理同修营的经典面授课程,分别是刘建山老师的《经理人与组织》和于老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5月18日,结束《卓有》经典课程,我请于老签名留念。

2019年7月1日,我开始参加博雅管理实践TTT二期班学习,邵先生参加了开学典礼(线上)并致辞。

2019年11月17日,第14届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流动的灯塔”是这一届论坛的主题,陈驯博士和杜绍基老师的分享,让我印象最深刻。晚上学院成立20周年答谢晚宴,于老和黄建东老师一起获得“终身成就奖”。

进入2020年,我在继续参加博雅管理实践TTT和博雅管理微学堂线上学习的基础上,坚持每月精读一本德鲁克著作。2020年3月19日,填写《DA认证讲师培训项目申请表》,十分期待今年能够有机会跟随于老认真学习,未来有一天顺利通过学院认证,以使自己有能力更好的传播正本清源的德鲁克管理学,影响和帮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学习和实践德鲁克博雅管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亨利希·海涅在评价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时候这样说道:赫尔德在思想史上的影响如此重大,以致于后人都意识不到他的影...
    朱进伟西农阅读 8,017评论 0 9
  • 不该把过往和盘托出,结果成为梗在爱情咽喉的一根刺。以为付出了所有也能得到点什么,却不知曾经你的友情和我曾经的爱情有...
    阿觞阅读 1,202评论 0 1
  • 故乡是日照市下辖的一个小村庄,长大后却很少去日照,哪怕是路过也很少。这次走亲戚。顺便逛了一下日照。 ...
    凡笔慧臻阅读 3,196评论 0 0
  • 姓名:夏振亚 公司:常州新日催化剂有限公司 【日精进打卡15第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1遍共168遍 《大...
    夏振亚阅读 656评论 0 0
  • 上面是OSI和TCP/IP两种模型对网络的具体分层. 所说的OSI7层模型是大家普遍认可的方法. 实际研究中, 往...
    uniapp阅读 4,726评论 1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