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场,一切似乎就都不一样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明明是同一个起点,或是同一个专业同时进入一样的岗位,或是同一个水平做着相似的工作,但是在一两年里就会拉开差距,有的人明明起初甚至实力不如你,可是几个月过去,就是升的比你快,工资拿的比你高,远远的把你甩在身后。
人都有一种怪异的心理,如果一个人比你优秀许多,拥有的比你多,你觉得那是别人应得的,毕竟天分那个事情是要老天赏饭吃的,强求不得;但是如果一个和你水平差不多的甚至不如你的,得到的比你多,大多数人的心理就不平衡了,这时候嫉妒、中伤的恶毒想法就都出来了。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去了解一下职场中那些晋升贼快的人都做对了哪三件事呢?
01 专业能力强,用实力为自己保驾护航
有一个学长,我与他同在一个公司任职,只是他比我先进公司两年,如今已是领导了,而我还在底层抓基础。平时有闲的时候,学长会请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吃饭,给我们分享他的故事。
据学长说,他刚到公司那会儿,我们现在所在的部门刚刚成立,人员都不够,连带他一共五个人,要想把这个部门风风火火的搞起来,难度还是有的。那时候,由于是新的部门,没有盈利,那么要想申请到一些材料啊福利啊是很困难的,没办法,只好处处节省,没有客户,就出去找,没有资源,就到处求人打听,好在学长的口才不错,好说歹说客户答应签了两个单子。这还不行,签了单子要负责完成啊,可是流程较多,而且公司里的其他部门都不太待见,把他们的项目压在最后。学长一咬牙,决定自己动手做,于是日夜加班,将单子出色的完成,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职场上最重要的就是口碑,一旦你做好了一件事,接下来就会有许多的客户来主动和你合作,这个部门也慢慢走上了正轨,才有了如今这二十多人的团队。
学长说:“初入职场的两年,你会发现,仅仅靠在学校学的那点儿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主动去学习,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专有优势,才能打造你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的,无论什么时候,专业能力都是一种硬实力,只有你强了,别人才会信任你,与你合作,你才能有所收获。
02适应能力强,随时调整自己的节奏
我的一个姐们儿,大学是英语专业的,小语种学的法语,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外企做市场营销。有一次,她们公司要接一个大客户,对方是日本公司,本来是可以用英语交流的,可是为了表示尊重,我那姐们儿硬是提前备战了一个星期,用现学的不太流利的日语和对方对接,所幸,对方看到了她的诚意,表示愿意合作,于是这个单子就到了她的手里。看得同公司的其他同事目瞪口呆,可是事已至此,只能恨恨地回家补习日语了。
我后来问她,是不是之前就学过日语啊?她说,这个真没有,对接前一周她才知道对方的信息,她想语言是相通的嘛,索性就试一试,没想到运气还不错,不仅学到了一门新的语言,而且拿到了一个大单子。看着她欣慰的表情,我也替她感到开心。
听她说的云淡风轻,可是以我对她的了解,背后哪有那么简单。要想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下多大的功夫,你想想中国人学英语的经历就知道了,背后的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了的。
03会审时度势,关键时刻勇于推自己一把
强子是个理工男,专业是做计算机工程的,毕业后也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也没考虑过其他,后来遇上公司改革,走了一批老员工,于是空出来了一些岗位,而且大多数都是管理岗位。强子觉得这是个机会,二话不说,看准了时机,毛遂自荐的去了领导办公室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结果是为自己挣得了一个表现的机会。如今稳坐老总的位子,人生简直不要太美好。
我有时候打趣他,觉得他是遇上了好机遇,他呢,也不反驳,只是笑而不语。后来才知道,他一个技术人员,哪里懂那些管理之道啊,就是觉得机会来了就要抓住,然后迅速去报了一个管理的课程,短时间内消化吃透,并运用到职场上去罢了。刚刚好,一切都在掌握范围内罢了。
是啊,职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哪容得下你多想,发现机会就要及时抓住,至于不会可以下来学嘛,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但是错过了可能就是极大的遗憾了。
果真,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他们都只是在对的时间抓住了机会,做了对的事,而恰好这事做成功了,也成就了他们自己,使他们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