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溪唐咸亨五年(674)建县,历经1340余年,父母官少则也换过四、五百人,但见著经传的却寥寥无几。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仁宗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坐朝25年,就换了十二任知县。其中上海籍的许仲元在职时间最长,达9年之久,但后人修志时仅在“官师表”中留下9个字“许仲元,娄县人,十年任。”而对他的生平事迹并无介绍,后世也鲜有人知,邑人至今也没有去牵挂过他。我偶有机缘,从古纸堆里翻检出一些信息,或许能开个头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许仲元,又名嗣茅,字欧甫。雲间(今上海松江)人,清乾隆二十年(1755)生。由幕宾而致官,一生都在宦海沈浮。嘉庆十年(1805)出任兰溪知县,十九年转任永嘉知县,后又转任昌化知县。道光丁亥(1827)罢官致仕,覊居武林(杭州),时年七十三岁。居杭州时作《三异笔谈》四卷,归里后又作《绪南随笔》一卷。对于《三异笔谈》鲁迅先生曾有赞语,称其“文笔简练,颇具刀笔真味”云。
松江秦时为娄县地,唐代析出设华亭县,后又改称松江府。因为在晋朝出了大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所以后人又称此地为云间府。许仲元出生地为松江泖滨乡横云小赤壁,幼时得父母宠爱,长大后屡试不第,乃出走异乡,在各处当幕僚。他后来回忆道:“予以饥驱,踏万里路,足迹遍天下。未至者惟两粤、奉天、甘肃及福建五省。”大清18省,他跑遍了其中13省。所到之处一边当小官吏,一边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篇题为《飞云洞》的游记就记载了他对各处名山胜景的观感。捧卷读来,言词清丽挥洒飘逸,如见图画,使人忽然之间又见到一个徐霞客。
许仲元于嘉庆十年(1805)到兰溪当知县,其时已年过50。直到嘉庆十九年(1814)王恩注自莱阳令左迁到兰溪接任为止,首尾当了九年兰溪县官。之后任永嘉(今温州)知县,又转昌化(今临安)任知县,再以后又去湖州、杭州等处为官。七十三岁那年缷官致仕,羁居武林(杭州)柳泉太守郡斋,写成一书名《三异笔谈》。这是他在浙江为官23年留给我们惟一的一部笔记作品,共四卷六万余字。


许仲元为官正直清廉,敢作敢为。在兰溪当知县时,虽地方富庶,但自己所居的县署却十分陈旧,一直舍不得化钱修缮。有一次当朝宰相戴莲士的女婿、催解委员陶貳尹来兰公干,许仲元请他住县署,但陶以上司和贵人自居不肯屈就,没奈何只得送他到官船上暂宿。不料一居数日,有一天他派来一个仆人到县衙送了一个失单,说是80两银子和一份委任状被窃,没办法回去交差,言下之意要许仲元赔理赔钱。许仲元察其形色,顿起疑团,便派了个得力的校尉查办此事,不久就抓到了一个名叫张长生的偷儿。许县令即叫陶委员一同坐堂审理此案,开庭询问时偷儿供出陶委员与钱庄老板叶某、袜店主颜某等一起通宵吃花酒嫖娼,陶因连日嫖喝手中已无余钱,付给妓女的小费4块大洋还是向颜某借的。许县令当庭大怒,惊堂木一拍,毫不犹豫地叫衙役传讯收钱的妓女。陶委员一看苗头不对,乘人不备夹着尾巴溜之大吉。许仲元不畏权贵,公事公办的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许仲元后来在永嘉任上力禁鸦片烟,对犯禁之徒个个绳之以法,还亲自写了一首禁烟诗,针砭鸦片烟对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危害。其诗云:“习化全家怜绿鬓,离难片刻笑华顛。财消功耗犹闻可,忍变膏腴再易田。”到昌化任上又以滴血之法侦破疑案,化解了数十户百姓的家庭恩怨,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因此在卸任时,百姓给了他送行三十里的礼遇。

(此文曾刊于2000年3月17日兰溪报上,今略作修订,以飨同好。2020年7月29日施福山于兰溪黄龙洞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