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路上
上回说到,慧丽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职业,然后一方面为自己曾经失去的财富而痛惜,一方面又开始觉得自己因为选择了这个备胎,而有点点的安慰。
并不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里损失很多而失去兴趣,依然有研究这个行业的热情,这是非常令自己高兴的事情,那么就是这样以后也有可能会长期做下去,不是因为坚持,而是因为即使这种情形之下,依然有热情,这是令自己很惊异的事情。
上次聚会的班上的同学,很快已经不见踪影了,这么快就消失了,那个热情而又夸张的周林,好久没有看到她了,短信问她在做什么,她说,还是回去做自己的生意去了,虽然生意不是很好,但是那么多的人财物放在公司里,还是要经营的。不像这个股票,可以随时捡起来,也可以随时放手,周林说。
在一个行业里,门槛低给人们一些机会,但是也给很多人放弃的理由和机会。
周林就是例子。
从那以后,她们联络就越来越少了。
慧丽开始在思考,到今天还是几乎没有盈利,那么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呢?
书,已经看了很多,复盘也已经很多遍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门径呢?
好像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过了几天,黄婉有发来微信,她是个地堡型的人,虽然她在交易上也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然是却充满了,热情,倒是和慧丽成为很好的一对朋友,只要在投资上有什么消息,有什么信息,黄婉都会第一个知道,然后很快就会通知给慧丽。
相对来说,慧丽,是那种埋头研究的人,埋头苦干的人,她觉得投资的根本,是掌握这项技能,并且现在又上班,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和同行的交流上面,大多数时间就是研究,实践,但是因为黄婉这个好朋友,她又能够得到投资上很多新的资讯,让自己随时接触一些新的资讯。
机缘巧合,每天都联系的黄婉,今天带着神秘的声音根慧丽说:听说在富力大厦有个公司,排场好大,然后听说他们讲价值投资,然后是跟巴菲特一个理念,之后每个月有2次学习的机会,学费不贵,大概几千块钱,然后,还可以多次复训。听说那个专家老师,是从华尔街回来的,不只是年轻,而且在价值投资这一块很有一套,听说还因为自己的投资做的好,然后还捐赠了一些慈善的活动。
听了黄婉,这么讲,慧丽对这位老师自然多了几分好感,当然这个时候的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风格,什么模式,什么类型,只是明确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没有赚钱,就是自己有问题,有问题,就想办法去解决,虽然她并不知道如何解决,即使是大海捞针,但是还是要去碰碰运气,看看自己的问题能够有一个一两个能够解决的。
听说还有这个老师还可以带学员去上市公司去调研,然后掌握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如果有机会近距离的学习,倒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情。
于是,慧丽很爽快的答应了黄婉的建议,然后两人约好星期六一起去听课。
周六的时候,慧丽已经早早到了会场,她又看到一堆人,在会议厅的门口,有一大堆的人,在等着入场,然后刚刚入场,就有巨型的音乐响起。
慧丽虽然喜欢学习,但是看到这个镇长,还是有点不舒服,不适应,在她心里,做投资的应该是安安静静的,不是这样,搞得有点像。。。。她心理有点发毛。
她捺着性子,继续等待老师的入场,然后老师讲的内容倒是很好。内容的本质超越了会场本身的那种怪异的气氛。于是便慢慢静下心来,去仔细听。
在对价值投资的的门派摇旗呐喊,然后举出很多经典人物,代表人物有国外的沃伦。巴菲特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其上还有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国内的但斌。
看过巴菲特,才知道系统和复利的强大威力,它比原子弹的额力量还要大,历经几十年的的变迁,经历了很多的赞誉和毁谤,但是仍然按照自己的步伐温和而坚定地走着,无论别人的收益有多高,他从不因为别人的高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因为持续的结果验证了作为一个伟大投资家的正确性,也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冲击,才能够证明一个模式的真正的价值。
有人说,有幸生在这个时代。
但是我们知道,即使生在这个时代,还是那些巨擘们,对你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人和事,其实跟生在一个时代,有一点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但又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即使你不知道背后的东西,但是他的模式在他自己身上成功了。
虽然成功不可复制,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观念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即使你使用别人成功的经验,但是套用到自己身上,未必能够有用。
唯一能够学的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因为他们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对于那些顶尖的人物的理念背后所做的事情,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等等实际上,一点都不知晓。
一个理念的形成和系统的构建,一定还需要背后的很多实际的操作事例来支撑,而那些事情的细节,我们无从得知。唯一能够做的,是把她对外的理念看看能不能具体解释自己的资源。
只能说,有幸在这个时代听说,但也只是听说而已。但或许还需要更深的感悟,结合自身的特点却解读,去操作
他的著名的午餐,拍卖。
还有国内的段永平,因为他参加了巴菲特的午餐,也让自己在美国的投资业绩上千倍。
而国内价值投资派的代表人物,是但斌。他的著名的《时间的玫瑰》,这个极富诗意的名字,让人看到他的坚定,
但是据说他的实战业绩并不是持续的辉煌。
此时国内的一些的价值投资派的人物在中国这个特定的投资市场中,并没有捞到一个很好的结果。还有曾经的赵丹阳和他的赤子之心,之后也是败走麦城,选择香港作为自己的暂居之地。
小人物只有看的份。
大人物和你即使是在一个时代,你也无缘真正看透他的智慧的全貌,因为每一个人所说的每一个看似经典的话,不见得适用于你。
他们是遵循的是一个模式,这个核心不变,但是在外形的包装之下,也是因时,因事而变。
你无法亲临其身,可能无法了悟其中真正的智慧。
(第十集)
第三期出书训练营第44篇
丁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