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三根支柱

❤️爱之,能勿劳乎

从古至今,教育孩子一直都是所有家庭的一大重任,我相信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能为社会做贡献,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培养孩子,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他们,但是为什么仍然会出现偏差,有些孩子变得非常优秀,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勇于挑战,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而有些孩子却总是知难而退,仇视社会,做些出格的事情,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价值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如果,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让他去工作,不让他去学习呢?这就和樊登老师所说的三根支柱中的价值感一样,价值感认同感是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寻求的东西,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我们自我的价值感呢?那就需要在做对事情的时候所提现出来的。当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孩子二级反馈,告诉孩子哪里做对了,去强化孩子好的一面,当孩子不断的被认同,不断的看到自己的成功,自己的进步,他的自我实现感,自我价值感,自尊水平,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样他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也都会抱有希望。

❤️无条件的爱

你爱自己的孩子吗?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我想大部分家长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我们还爱他吗?如果孩子犯了法,我们还会爱他吗?如果孩子危及了社会,我们还会爱他吗?

很多家长认为无条件的爱就是溺爱,只要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无论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孩子没有边界,认为自己的愿望一定要被实现,如果今后到了社会自己期望的事情没有被解决被重视,那么他的心理将会出现扭曲。

同样,如果我们对孩子。特别的严厉,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对孩子严加管教,给孩子规定各种条条框框,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对孩子进行打骂,这样最后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只会让孩子找不到被关怀,被爱护的感觉,让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争取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在所不惜。

那么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我们说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不是放纵,也不是严加管教,而是温柔却有边界的爱,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可以对他进行批评指正,但是我没有告诉孩子我们是爱他的,我们对他的批评是为了让他变得更好,告诉他哪些事情是有边界是不能触碰的,哪些事情是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成长的,当孩子知道边界在哪,同时又有了自由,他们才敢于探索,勇于探索。

❤️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被樊登老师称之为美德中的美德,在《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把我们人类分成两种,一种是固定型心态,一种是成长型心态。固定型心态,他们认为所有的成功,所有的努力都是靠天赋天分先天优势所得来的,他们相信所有事情冥冥自有注定,而成长型心态的人,他们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完成,都能够获得成功,他们不局限于任何事件当中,他们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得到改变。

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孩子终生成长的心态呢?书中告诉我们,在孩子获得成功取得胜利,是我们更应该去强调过程,去强调他们后天的努力,而不应该去注重事情的结果。就像孩子考试成绩,虽然这次分数并不理想,但是他此次的分数通过自己的努力比上一次提升了几分,我们就应该去表扬他在努力中所付出的辛劳所付出的努力,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比结果更重要时,他们也就拥有了成长型心态。

选修

世界上所有职业基本上都需要持证上岗,在经过了一番学习考试之后,才能进行实操进行工作,但是作为极其重要的育人,却不需要任何的培训考核,任何人只要愿意,身体允许,都可以去做家长,但作为家长前,却不进行任何的学习,这种做法是对自己的子女极其不负责任的。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如果我们生育了一个孩子,却不注重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心理建设,那么又和养宠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认为父母也需要持证上岗是极其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