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下午第二节下课铃刚响,我和我娘(我娘是我高中同学,因为和我一样胖胖的,就叫我娘)冲出校门,默契的兵分两路,她奔向牛杂,我先在学校正门口那家螺蛳粉店门口排队。我和我娘高中都是内宿,学校规定,内宿学生平常不得出校门,星期六下午上完第二节课高一同学离校,高年级同学要留下来上晚自习,所以星期六下午校门口的店一大波同学来袭,就连只卖冰西瓜的报刊店门口都人头攒动,美食小店的门口更是一瞬间就排起了长龙。我和我娘一般是打包一份牛杂回学校分着吃,然后在那家螺蛳粉店一人点一碗,端着碗找一个靠近风扇的位置慢慢吃。
一开始肯定先把炸好的花生米吃完,干吃花生米很香,而且脆脆的花生米在螺蛳粉汤里泡久了的话会变软的,我娘总嫌弃我吃的太慢,主要就是太烫了,螺蛳粉很辣又是夏天就很热,螺蛳粉店是一个简陋的铁皮房,店里帮忙的老板娘的一双儿女也是满头大汗,最后我娘坐在对面看着我吃,虽然肚子很饱了,我还是把汤里剩下的小段小段的粉和酸笋酸豇豆花生米捞完。吃完后,桌上就剩两碗汤,摆满了用过的纸巾,店里也没什么人了。
那家店不光卖螺蛳粉,皮蛋瘦肉粥也很多人点,据说老友粉里的肉特别多,还有桂林米粉 炒粉 炒饭 老友伊面 生肉粉……我们经常点螺蛳粉,老板娘把烫好的圆米粉盛出来,加一勺事先用螺蛳和猪骨头熬的汤,顺便在一大桶汤里舀一点辣椒油,最后加酸笋、腐竹、花生米、酸豇豆就大功告成,在这儿要重点表扬店里的螺蛳粉还有黄花菜,后面我高中毕业吃了好多家螺蛳粉,都没有见过加黄花菜的,这是那家店的特色,也成了忘不掉的味道。
接着我娘手里提着牛杂左拐进冷饮店买果汁,出来后继续往左走,学校门口有好几家螺蛳粉店,但我和我娘都喜欢正门口那家,我觉得那家店的螺蛳汤浓一点。有时候我娘会把果汁改成糖水,不得不说,学校门口的黄姨糖水,绝对是我们学校全体同学都熟悉的味道。再往前走就是文具店,我每周星期天上晚自习之前最喜欢那了,总能搜罗一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时间到了六点十分左右,我们就该回学校了。在教室门口的小石桌上,我和我娘吃着牛杂,吃完后就该上晚自习了。这样充实丰富的星期六下午也没多久,很快高三了,我们越来越没时间吃一碗螺蛳粉,几乎每个下午我们往图书馆钻,上晚自习前狼吞虎咽托同学打包的干捞螺蛳粉,干捞,顾名思义没有螺蛳汤嘛,但是有螺蛳肉。
后来我去了上海读大学,在我们大学那荒郊野岭的地儿,居然也有螺蛳粉,虽然找不到我高中吃的那个味儿,但我也没少光顾那家粉店。
那天我和我哥微信视频聊天,看到他在吃速食冒菜,我还给他推荐了螺蛳粉,安利了几个速食螺蛳粉的品牌,我哥吃了不习惯,还是吃冒菜吧
我没带动我哥吃螺蛳粉,但我妈被我带动的比我还爱吃。那天我和我妈还有我爸开车一个多小时出去玩,最大的收获竟然是一碗螺蛳粉,炒螺蛳粉!
回到市区,我妈到处找一样的炒螺蛳粉,和她朋友吃饭都要吃炒螺蛳粉!
最后我要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百度了,不是螺蛳(shī)粉,应该念螺蛳(sī)粉,记得平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