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由群主出的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本书“躬身入局”两者的矛盾,阐述各自的适用范围,标准和边界。
当局者与旁观者它是两种视角,在不同的视角之下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可能不一样。
当局者迷是真的吗?总是真的吗?或者在什么情况之下是真的?
在这里,为了说明问题,举一个例子。
我在工厂当业务员的时候, 收到客户的订单,第一时间就希望车间将自己的订单安排下去,最好是今天就安排生产,生产安排得越早,我就觉得订单就越有可能提前交货。 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的订单都是到了交货期,货还是没有好的,总要拖延, 订单拖延,我就得向客户解释,有时候还会带来意外的风险,比如说客人改单,或者客人弃货,以至客人不再向我买货等等。
而当我学了点TOC之后,我发现订单不是越早下到车间越好,订单下到车间,如果不能齐套,就成了在车间的在制品,堆得越多,对其流动性影越大, 这个时候是我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以全局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时如果自己是顾问的话,订单准时与否同自己的利益关系度不大。
从这个例子中获知当局者迷指的是:
1,行动同自己的利益有直接关系,得失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2、自己的利益有可能是局部的,有时候同公司的整体利益不一致
当我们看清这样一个实事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避免成为一个当局者吗? 不, 反而我们要躬身入局。
下面引入我的一个职业规划的战略战术图:
当这个图越往下面的拓展的时候,越需要自己的亲身验证,无论走业务路线还是走咨询路线。
如下模拟一段对话
咨询顾问:
你公司需要人帮你做改善吗?
客户:
需要,你有相关的成功经验吗?
咨询顾问:
我没有,但我们团队有成功的案例?
客户:
你公司有没有我们行业的咨询案例?
咨询顾问:
我们暂时没有,但我们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
客户:
那你怎样确保我们的改善成功?如果不成功会怎样?
咨询顾问:
那要看工厂的配合度,具体以实施执行情况而定
如果未曾亲身经历过,很难有完备的改善对策。塔勒布在书中有一句话:不要听从那些以咨询谋生的人给你的建议,除非他们会为自己提供的错误咨询接受惩罚
作为一个旁观者,那不是你的问题,你也无法深入其中解决问题,没有行动无法获得反馈,下一步行动也就没有了基础。
从塔勒布的书,我想到了,
李笑来的话,他写出来的都是他做过的,他用他的经历验证他的理论。看他的书受益非浅。
他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不断地迭代提升,如《韭菜的自我修养》
《对赌》
生活像是打扑克而不是下象棋, 获得的信息不充分, 未来不确定, 而且必须做决策, 并因此承担后果。
当把每一次决策当成是对未来的赌注, 你就得躬身入局, 变成亲自解决问题的那个人, 并为此承担责任。
一切始于思想最终回到思想,一轮轮地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