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4天
原文阅读: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讲解:
祭祀祖先,就要像祖先在场一样;祭祀天地神灵,就要像天地神灵在场一样。孔子说:如果我没有亲自参与祭祀,不如不行祭礼。
启发思考:
孔子强调“祭祀”一定要虔诚、要诚心真意地投入,要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没有这样的诚意和感觉,还不如不祭祀。在孔子看来,行礼如仪必须是真诚地发自内心,而不是做给外人看的。
为什么呢?孔子强调祭祀的“诚意”,是因为他相信,通过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礼仪制度可以培养君子人格,让民众形成慎终追远的态度,进而建立社会秩序,树立
个人内心中不违背天道人伦的情感和信仰。而这一切的核心首先就源于内心的真诚。
对于祭祀的作用,古人的重视程度是无以复加了,那么,从现代的视角,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解释“祭祀”的重要性呢?今天就从“仪式”和“仪式感”的角度简单分析一下。
仪式,词典里解释为“举行典礼的程序、形式”。在人类学研究视野和意义范畴内,尽管人类学家们对仪式的定义说法不一、见仁见智。但基本的观点还是能带给我们很大启发,如“将仪式视为基本的社会行为”,“仪式是关于重大性事务的形态,而不是人类社会劳动的平常形态”。
“仪式”本身的行为可能没有具体的作用,但却是让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仪式”对于某些行为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这种意义在特定的“仪式”中让个体体验到“仪式感”,从而,形成或改变了他/她的情感和认知。
什么是仪式感呢?简单地说,怀一颗虔敬的心,有意识地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便是仪式感。例如,举办婚礼的特定仪式,如果新人真挚诚意地发表誓言、互换戒指等,这些仪式化的行为,都会让他/她产生非同寻常时刻的强烈感受,由此对未来的婚姻会更加重视。
在谈到“仪式感”时,《小王子》中有一个片段被经常引用,能让人对“仪式感”有很清晰的感受。
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去看它。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生活中的某个时刻或某件事情原本没有特殊意义,但是,仪式感却可以使人专注于那一事和那一刻,在时间的坐标系中给自己一个确定的当下,并全情投入。这种投入能让人感到一种自控和庄敬的力量,从而体验到崇高、庄严和神圣感。
在文明的演化过程中,“仪式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赋予意义”。千百年来,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极为注重仪式感的社会里。元宵的火树银花,清明的祭祖扫墓,中秋的赏月吃饼,端午的食粽赛舟,重阳的登高望远,春节的拜年贺岁,如果没有仪式感,这些节日便与平日无异。
更重要的是,这些带有仪式感的节俗带给我们无数的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元宵火树的驱秽求吉,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重阳登高的敬老感恩,新春贺岁的阖家团圆,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感念,在我们的人生中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对于集体和国家而言,仪式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形式,是通过神圣的形式将人性中的神性部分予以彰显和强化。对个体而言,仪式感能唤醒和加强内心情感,塑造人的认知信念,让人们能够对抗世俗生活的艰难,能够创造人生的意义、感受人生的美好。
参考书目和课程:
靳大成的《论语通读》
许纪霖的《中国文化30讲》
熊逸的《熊逸书院》
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
郑英的《教育,向美而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源创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