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baby
“江湖传闻,有个津津乐道”
...
有很多小朋友就说,长大后我爸爸这套房子是我的,我爷爷那套也是我的,我外公的那套还是我的。
有这种认识,说这种话的孩子很普遍。
这其实对孩子非常不利。
孩子为什么对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财产会有一份所有权?
其实,问题就在于中国的家长在财产上对孩子有一份责任,以前是留土地,现在是留房子。
但是这是为孩子好吗?
不是的。
很多时候,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就是在财产上。
你是否想过,你给孩子留财产,孩子会感激你吗?
很多时候是不会的,你给他留200平方米的平层房,孩子会说谁谁谁的父母给他留了一套别墅。
这种情况在西藏很少见。
我前阵子去西藏,到一个藏民家,这个藏民是政府干部,口才很好,他说了一句话:
“你们汉人总是出问题,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给孩子留财产,你别看你们汉族好像很文明。”
我们就有人问:“那你们不给孩子留财产?”
他说:“不留!”
“那你们挣了钱怎么办?”
“到一定的时候给孩子留点,剩下的全捐掉了。给孩子留财产不好。”
西方人也没有给孩子留财产的意识,
我移民到加拿大,生活过若干年,发现有个很普遍的现象:
他们一有正式工作后,就会赁房子,他们的房子很少有我们这样的apartment(公寓), 都是house (别墅),等到三四十年后,房子产权的百分之七八十就归他了,之后他们会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从银行里换得现金,等他去世之后,房子就全部不是他的了。他们从没想过留房子给孩子。
在我出国之前我有个感觉:
东方的亲情很浓厚,西方的亲情很淡薄,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但是在西方生活若干年后我发现我的观念改变了,我发现西方的亲情很纯粹。
因为他们割断了财产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只有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没有财产关系,很纯粹。
当然,在中国,不同的家长在处理财产的问题上做法也不同。
有个很好的例子。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老总,自家企业经营得非常好,在汕头很有名,当时,他也面临处理财产的问题。但他处理得非常好。
他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他们说他的企业跟他们没关系,他的钱也跟他们没关系,他老了之后会把企业捐掉,也完全跟他们一点关系没有,他们也不要进他的企业。
但是孩子们要读书他会供,这是做父亲的责任,孩子只要一毕业,他们的财产关系就断了。
作为中国的父亲,他给孩子们留了条后路,每个孩子有五十万基金存在他那,如果他们要花钱,先要向他申请,但凡为正规、正经的事情花钱,他就批准。比方说女儿想参加青少年心态素质训练,大概要四万,父亲会答应把钱给她,然后,她的基金就剩下46万。当这五十万花完后,他们之间的财产就彻底没关系了。
从表面看那父亲很冷酷,可是我觉得这个父亲是用心良苦。
也许再过十年,父亲改变主意了,可能他会让他的孩子到他企业去,把企业给孩子。但是,相信那个时候他的孩子个个都很能干。
但是我们有多少家长能做到?
难度很大。可能你想做,家族的舆论也不同意。
但是这件事情做家长的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要不然很多孩子就会出问题。
还有个案例。
在泉州的一个家长,他说他的孩子不求上进,怎么怎么不好,两个孩子现在都是初中生。
跟他沟通时,他说了一个事实,他事业做得很好,他在若干年前,就在厦门岛内给两个孩子各买了套复式房,准备得很充分。
我听完,告诉他,问题就出在这,
你把两个孩子的物质问题都解决了。
人很容易偷懒的,能退一步就退一退的。
初中生名下就有了复式房,那以后他还要奋斗什么呢?
孩子没有追求不是很正常吗?
/End.
文章摘自——范津导师家庭教育系列书籍之《家庭教育孩子的幸福》
作者简介
有北美移民经历,专注心理学研究十年以上,心理治疗技术涉及家族系统排列、NLP、完形、萨提亚、催眠、精神分析等,结合东方儒释道,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范津导师作为一名卓越的训练师,怀有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家庭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全国主持过数百场父母成长系列训练及青少年心态素质系列训练。帮助过千万家庭的成长幸福。
范津导师,多年致力于为中国人的幸福做贡献,让青少年的生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