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情绪日渐严重。奶茶要少冰给了常温,明天想穿那件衬衫却发现还仍在脏衣篓里没洗,想要一直在旅行在路上,财务自由遥遥无期,像个普通人不动声色的继续生活,时针流转莫名处于间歇性焦灼的状态。
那天凌晨打车回来,楼下大排档还熏烟着,平日早市的包子铺夫妻两已经在揉捏面团了,我边下车边讶异地抬头往店铺里望去,再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凌晨一点半,突然在心里舒了一口气,不忿感消散开来。突然回忆起大学时期在实习阶段忙得一整天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晚归回宿舍,抱着“再不吃点东西胃完蛋了”的心态去面馆点了碗面,疲惫到没玩手机静静地吃着面,背后桌子上老板娘在教儿女写作业,老板匆匆忙忙煮了面就到门口跟人聊天,偶尔抬下脚,看似店家母亲的老奶奶时不时从靠椅上起身拿着抹布擦拭吃过的有油渍的桌子,那个瞬间感觉跟这个下车瞬间很像,具体怎么像无法言语。
今天新闻又出了个41岁女强人放弃百万年薪,打算开家小店专心照顾孩子,评论各种都有,我只有羡慕加怅然,不是百万年薪,是财务自由很美妙。但41岁,对于二十几岁还很浮躁的人来说,是长了点。
看多了致郁片,偶尔一部不那么致郁的,反而让人很多想法。《寂静之地》,一部过审了的惊悚片,虽然剧情也有挺多bug存在,但有一幕记忆挺深刻的,就是女主遭遇怪物袭击,男主叫自己的大儿子去发射“火箭”(制造声响,吸引怪物)。在女主尖叫浴缸产子、下楼梯脚被钉子穿透,或是小儿子拿着火箭玩具在过桥时发出声响被怪物抓走这些场景的反衬下,其实发射“火箭”,很平淡。但还是牢牢记住那一刻。选择很可怕,孩子们想要活下去,大人们想要活下去,大人们为了孩子敢死,孩子们为了父母们“不敢生”,这里不是在说男主逼着儿子去送死,可能会活着,一半一半,对半开的概率,太过片面,但讲真,个人感觉孩子们惧怕单独面对怪物的程度远超过与父母一起死,“不敢生”是不敢一个人活着面对怪物。
不存在歧视的想法,但共情能力太强,就是经常性代入角色,如果我是被侵害的一方,无论是哪种,除了惧怕可能就是逃避,说的不是电影,是现实,残疾人可能就只是想要健全的身体,而童年不幸的人渴望幸福与安全感,朋友几个经常性会开“座谈会”,聊政治,聊时事,聊八卦,聊影视,三观还算相似,所以一来一回,往往还挺觉得深刻,前阵子再次聊到战争,转接着又不得不提到孩子,从而转到印度没救了,在对女性这一点上,很难想像,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下,公历还是相同的年月,真的有女性被视如牲畜,甚至牲畜不如,然后孩子只想安心睡个觉,有食物吃,有水喝(不管是从几公里外挑的布满灰尘螨虫的水还是纯净水),而不是睡梦中还要担心被炮火袭击。
欲望各式各样,失望却是求而不得的情绪,至于这求的是什么,因人而异。《杀人回忆》的警察想抓到罪犯,唯一的嫌疑人却无证据逮捕,遗憾了余生;《熔炉》的孩子们只想不被侵害,倒在高压水击中的又是谁?印度女人只是想拒绝不喜欢的人的求婚,就被泼了硫酸。太戏剧性,却都源于生活,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真的很讨厌这句话了,片头片尾一旦出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基本脑海自动归为致郁片了。睡前不听点看点欢脱的音乐视频,晚上又得睡不安稳了。
但失望着失望着,慢慢也出现转机,抑或称作步入正轨。就像是曾经念书时期,学霸们考完试后依旧去图书馆温习,而我反而想要回家看漫画看综艺就那么废材着休息一天,学霸们不用做心理建设、自然而然地做着他们理所应当的事,对我来说,很绝望了,但能怎么办,到后来。“努力常态派”和“及时行乐派”的出现,想了想自动将自己归于后者。每人在欲望的获取或实现过程的承受力表达又不是都一样的,喜欢劳逸结合本身就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次于其它什么,失望是共感,而不是欲望的层次高低。没得到或是得到的过程太过辛苦,暂时的失望是正常的,接下来该怎么做怎么调整才是重点,有些人调转了方向,有些人继续了下去,未来可期是因不确定性,不管是感情上求而不得、事业上的踌躇满志、物质上对比的落差感,失望都会有一些的,停下休整一下,但别忘了依旧在路途上,继续出发就好。
来日依旧可期。